陈国贤:这片林地实现着我的生态梦

  “我去章丘白云湖边买鸡蛋了,刚回来!”听朋友这么一说,记者立即来了兴趣,“济南什么鸡蛋没有啊,还得跑百八十里地到章丘去买?”

  “没办法啊,儿子去年偶尔吃了一次那儿的鸡蛋,以后,再也不吃别的鸡蛋了!一年多了!”朋友幸福地抱怨,“大的12元钱/斤,小的20元/斤,一个就是一两块钱啊!过节的时候都得预订!”

  因为朋友的这番话,记者3月28日,来到了位于白云湖南岸的这家养鸡场。

  鸡场主人,陈国贤,50多岁,瘦小干练。

  杨树与蛋鸡的幸福生活

  走进鸡场,是一片速生白杨林,林地里一片一片的都是鸡,有的啄食,有的刨土,有的在嬉戏……

  陈国贤介绍,这片地有20亩,3年前栽上了速生杨,两年前,自己租下来养上了鸡。自从养上鸡后,杨树虫害从来没用过药。“什么美国白蛾、透翅蛾、蝼蛄、地老虎等,都让鸡给吃掉了!”杨树的虫害没有,当然就不会花这块钱防治了。没有虫害,鸡粪还为杨树提供了天然的有机肥料,所以杨树长得特别好。

  鸡带给杨树幸福,杨树回报给鸡快乐。“夏天,杨树林里的温度比外边低不少,鸡钻进去除了吃食,根本就不愿出来!”陈国贤说,不仅如此,杨树林里空气质量好,含氧浓度高,鸡很少发生呼吸道疾病这可是笼养蛋鸡的常见病,多发病。

  林地里的鸡,以褐色为主,体型匀称。陈国贤说,自己养的鸡叫“鲁蒙山地”鸡,是淄博一家种鸡场从当地土鸡中选育的,特别适合散养。自己现在存栏2000多只,到4月下旬再上3000鸡苗,正常情况下存栏5000多只。

  蚯蚓的超级贡献

  三月底,速生杨尚未发芽,枝丫光秃秃的。当天中午,天气预报最高温度24度,一丝风也没有,太阳无遮无拦地照在杨树林里。天气刚回暖,气温升得快,人都有些适应不了,鸡也一样。临近中午,树林里的鸡越来越少了,“回鸡棚吃食凉快去了!”陈国贤介绍,林地和鸡棚之间互通,鸡随时都能自由往来,“愿去哪儿去哪儿!”

  快乐的鸡,才能下出健康的蛋。这群鸡享受着自由舒服的生活,同时还能吃上安全、科学、可口的“美食”,这其中,蚯蚓的贡献功不可没。

  在林地一进养鸡场的位置,陈国贤在速生杨行与行之间,堆起了一排排“粪堆”,宽大约1.5米,长约100米。陈国贤说,这可不是普通的粪堆,而是“蚓床”,里边养着蚯蚓。说着,陈国贤用镢头刨开一块儿粪,记者看到有不少蚯蚓在蠕动。“粪里养的蚯蚓,这一排4个月能产1000斤蚯蚓,一共养了11排。蚯蚓和蚓粪经暴晒晾干后,按比例添加到鸡的饲料中,成为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

  在鸡场的饲料间里,堆满了玉米、麸皮、豆饼、花生饼等原料,还有一些晒干了的小鱼。陈国贤说,为了保证鸡饲料的安全,从养鸡以来就自己配料,原料尽量买加工链条短的。譬如,鱼粉,自己买小鱼,回来晒干后再研末,按比例进行加工。这样算起来,饲料成本与一般的颗粒料价格比,一斤大约高两毛钱,“这能保证我的鸡吃上没添加剂、防腐剂、抗生素的饲料,产出来的蛋就相对安全的多。”

  蚯蚓不仅用来喂鸡。在林场的一侧,有一个长方形占地约10亩的水塘,里边养着鱼,有草鱼、鲤鱼、鲢鱼等。陈国贤说,蚓粪除了喂鸡,还有一部分用来喂鱼,因为蚯蚓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提高鱼饲料的适口性和饲料消化利用率。“我养的鱼密度小,喂蚯蚓和蚓粪,从来不用投药治鱼病。”

  在林地边缘,陈国贤还用小拱棚扣了一棚韭菜。“一次能割10来斤,真正的有机韭菜。”陈国贤说,自己种的这些韭菜从来不打农药,也不怕韭蛆,“我养的蚯蚓都把韭蛆的卵吃掉了,即使有韭蛆,也没有后代啊!”

  陈国贤的执著钻研

  陈国贤在这片林地里搞生态养殖,满打满算才两年。鸡没生过病,鱼没闹过灾,蚯蚓除了供应自己的鸡、鱼,少量出售,鸡蛋从来没有主动推销过,价格虽然是普通鸡蛋的三五倍,本地及济南的客户来得络绎不绝,年节时都需要提前预订。

  虽然鸡场还在投入期,但陈国贤可以说取得了成功,并且从养鸡到现在一切都顺风顺水,这是为什么呢?

  “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关注生态种养了!只有种养真正循环起来,才能减少农药的使用、抗生素的添加,才能既保持生态平衡,又生产出安全的产品。”陈国贤说,自己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曾经在章丘市宁家埠镇做科技推广,为了探索种养循环的生态模式,从20多年前就开始不断地做实验:养殖日本蚯蚓,用什么基料怎么配比;如何充分利用牛粪种好小麦,减少化肥的使用;锯末、鸡粪等如何配比,养蘑菇最好……总之,只要听到什么有关生态种养的新技术成果,他就开始自己做实验:规模小的,在自己的院子里;规模大的,租过20来亩地。既要做实验,又要养家糊口,所以,陈国贤是一边挣钱一边做实验;实验挣了钱,再做实验……陈国贤说,总之,现在用到的,都做过实验;自己做过实验的,要尽可能地用到这片林地中来。

  “今年要上3个项目,一个是养黑猪,已经与济南一个大型事业单位谈好,直供;一个是食用菌种植,能充分利用鸡粪做基料,产生的菌渣再用来养蚯蚓。再就是,在鱼塘里养上鹅。”陈国贤雄心勃勃地说,这几个项目成熟后,自己再上新项目,种养循环的环节越多,成本就会越低,一环扣一环,种养过程既环保,又能充分循环利用。”

  谈到自己这种生态种养模式的收益,陈国贤说,一只鸡一年养下来纯效益30多元,养鸡这块的收入也就10多万元;养鱼纯收入也就两万元钱,自己看中的并不是挣钱多少,而是通过自己的探索,能找到一条路子:既能保持生态平衡,又能生产出安全的食品。只有走这条路的人越来越多,大的生态环境才能恢复平衡,人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陈国贤的生态种养模式,在当地已经形成一定的带动作用,刁镇、绣惠等邻近乡镇有四五人要求给建分场,杭州、郑州也有过来考察的。北京一家生态研究院也打算把陈国贤的这片林地,发展成为旗下的多元化生态产业基地。对此,陈国贤很开心,“只要能提高产品质量,又有利于生态,我就愿意搞,搞得越大越好!”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