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繁育基地遍地开花 培育名獒成时尚

  2010中国第三届西部精品藏獒展近日在成都落下帷幕,总冠军奖及数个单项奖均被西藏参展藏獒摘取。至此,今年国内举行的众多獒展会诸如第六届中国藏獒展览会(宁波展)、2010中国藏獒展(济南藏獒展会)、2010第一届西部纯种藏獒展、2010中国·河南精品藏獒展、河北第二届纯种藏獒展等等,已近十次。藏獒热催生了藏獒繁育产业。但许多爱獒人士担心,藏獒在产业化的今天和未来,还能走多远?它们将成为一种商品被买卖,还是回归大自然、回归家园呢?

  现状:两千只发展到数万只

  目前,拉萨大大小小的藏獒养殖基地不下30个,而全国的藏獒养殖基地更是达数千个,规模、品质参差不齐。4月9日上午,记者探访了位于拉贡公路边的西藏最大的藏獒养殖基地之一——西藏成功藏獒繁育基地。

  才走近西藏成功藏獒繁育基地,就已经听见基地里传来藏獒低沉的吼声。基地总经理罗燚介绍,该基地现在有成年藏獒200多只,小藏獒400多只,其中,“雪域王”、“西域獒王”、“小牛蹄”、“西藏长毛”、“特号”、“江源王子”等在獒界都是赫赫有名的名犬。他说,据他所知,目前在拉萨能叫得上名号的藏獒养殖基地不下30个,全国超过1000个,全国的藏獒数量也已从10年前的2000多只发展到今天的数万只,但具有上乘标准的纯种优良藏獒也只有一两百只。

  罗燚说,从1999年起,受国际市场影响,藏獒热开始兴起,国内纯种藏獒养殖产业开始起步。到2005年,受高额利润吸引,大量盲目投资者蜂拥进入藏獒养殖产业,将藏獒市场的价格及交易量冲至高点。他说,藏獒市场最火爆的时期,拉萨贡嘎机场平均每天向内地运送50只藏獒,西宁火车站平均每天有150只藏獒被运往内地其他城市。

  藏獒市场的过热在2006年开始冷却,价格开始大幅下滑,到2006年底,藏獒幼犬市场价格从2005年高峰时的每只约6万元暴跌至约3万元,降幅达到50%,成年犬均价也从约10万元暴跌至5万元,藏獒产业开始回归理性。

  发展:树立精品意识培育名獒

  罗燚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就有少量人把藏獒贩卖到内地,当时一只上好的小獒才几元钱,慢慢到几十元几百元。随着藏獒热的兴起,藏獒养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猛增,发展到今天全国的大大小小2000多家獒场。在獒展上,西藏的优良藏獒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但是一些研究藏獒的专家、教授认为,目前国内具有上乘标准的纯种优良藏獒也只有不足200只,中档标准的藏獒已发展到今天的上万只,是个了不起的进展。中国畜牧业协会犬业分会(CNKC)连续两届召开中国藏獒展览会,开展藏獒纯种鉴定和展览展示、信息交流、公开比赛等,推广纯种藏獒,取得了明显成效。

  罗燚说,他们对每只藏獒都建立有档案,以避免今后近亲繁殖,并特意引进一些优良品质对现有藏獒进行改良,树立精品意识。他说,藏獒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明确定位建立完整体制

  目前,国内养獒、爱獒已开始成为时尚,各地已经形成养藏獒热潮,究其原因,罗燚说,是由于獒性和狼性分别代表着人性的两个极端,狼性的自私和獒性的忠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藏獒的忠诚使人们对诚信、对忠诚产生强烈的渴望,形成了富含哲理的藏獒文化,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精神追求,人们极力推崇藏獒精神。

  “藏獒市场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值得欣慰的是,2006年,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将中国藏獒注册入本国的犬协会,并列入纯种犬系列。依据他们的法律,非注册的犬是不能用来繁育和参赛的,而这些国家将藏獒进行了注册,就意味着国际市场对藏獒的肯定,为中国藏獒的国际发展铺平了道路。”罗燚说,今后在藏獒繁育方面还要明确它的定位问题,防护犬要培养相对狼狗的优势;宠物犬要建立宠物市场。市场发展方面,建立完整的管理体制,建立宣传藏獒、普及藏獒知识的平台,保证藏獒质量。西藏是藏獒的原生地,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培育出纯种优质的好藏獒。

  藏獒鉴别

  根据藏獒的整体外观,可分为狮型和虎型两种。狮型又分为大狮子头式和小狮子头式。

  毛色包括黑色、棕色、铁包金、纯白、黄獒、灰色等。其中黑色全身纯黑无杂毛,脖下、前胸处可有少许白斑;棕红毛呈牛毛红或枣红色,部分毛尖有轻微泛黑;铁包金:黑背黄腿,两眼上方有两点铜钱般黄斑点;纯白獒全身雪白,又称雪獒;黄獒毛色有草黄色、棕黄色、金黄色以及杏黄色;灰獒全身通体为灰色被毛。

  藏獒头部头面宽阔,头骨宽大,犬鼻的上部至后头部距离大而长,远看似方头,实际上为圆顶。鼻筒宽大、饱满呈方形;眼部眼球为黄褐色,主要为三角形眼形,也有部分眼球上部隐藏在上眼皮下,下部眼球的红肉眼底暴露出来称为吊眼;耳部呈三角形,自然下垂,耳朵较大,紧贴在面部靠前;嘴部前上齿和前下齿紧紧结合,下唇呈方形。

  (输入:郝君洁)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