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孔雀开启合作社“致富屏”
近日,记者来到罗江县新盛镇金铃村,看到一处院落和山地,被一张巨大的网子罩住。网下,是数只美丽动人、身形翩然的孔雀。孔雀们或安静地休息,或悠闲地散步……抓一把玉米撒开,数只孔雀便挤了过来,美丽的羽毛在阳光下显得光彩夺目。不一会儿,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孔雀时不时的开屏炫耀起来。
“我们养殖的是蓝孔雀,现在有10多只,有肉孔雀,也有观赏孔雀。”罗江县共鸣禽业专合社理事长武公银介绍说,孔雀有绿孔雀和蓝孔雀之分,绿孔雀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禁止个人饲养,蓝孔雀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审批办证后才可以饲养,才可以买卖、食用。
据介绍,孔雀喜欢吃玉米等粮食,蔬菜也要吃点。只要认真做好防疫工作,养殖中一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孔雀的成活率在85%左右。“不过,得千万要注意别让孔雀飞跑了。2011年,我们的一只孔雀就钻了空子,费了很大精力才捉回来。”
“养孔雀的市场前景比较好,我们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许多养殖户、动物园都在和我们对接业务。”武公银说,孔雀的成熟期为2年半左右,每年下一季蛋,集中在3到9月份,每只年均产蛋40枚。孔雀蛋孵化出壳的雏雀每只可卖120元,养殖后的作种雀,每只卖1800元以上。“孔雀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珍品,营养价值比较高,许多农家乐、大酒店都喜欢来采购。1年左右孔雀可供食用,每只5斤多重,大概得600多元一只。”
据了解,2010年,罗江县共鸣禽业专合社成立后,充分依托新盛镇金铃村林地资源,按照“公司+基地+专合组织+农户”发展模式注重发展特色养殖,主要从事林下珍禽、土鸡等养殖,通过3年多时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入社社员近两百户的特色养殖专合社。
如今,该专合社成为四川省级示范社,被确定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年产各种无公害珍禽15万余只,年出栏山鸡、土鸡200万只,实现销售收入5100万元,纯收入885万元,户均纯收入5万元以上。
武公银表示,下一步,他将在现在的基础上,扩大种孔雀的数量,准备搞一个孔雀养殖观赏基地,在养殖的同时,发展观光业务,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孔雀,也扩大合作社的增收渠道。
罗江县供销社主任曾勇表示,目前,罗江县共鸣禽业专合社已被列为由罗江县供销社参股、控股,且发展势头良好的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之一,还有一家登记注册的联合社,其内部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这些专合组织年营业额和利润都有望达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必将成为供销系统新型的基层组织和细胞,通过利益连接,有效搭建了农民与供销社、农民与政府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