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献县:“种树+养鸭”建起“绿色银行”

  日前,走进位于河北省沧州市献县陈庄镇大王庄村的北京鸭标准养殖场,鸭鸣声此起彼伏,负责人杨继伟行走在育雏鸭舍间,仔细察看雏鸭生长情况。“这是我们推出的立体笼养模式,鸭舍3.7米高,上下共分3层,能够有效提升育雏密度,不但可以自动喂料、自动供水,还能实现自动清粪,养殖效率提升了三成。”杨继伟说。

图片

图为工人正在乐寿鸭业生产车间内工作。通讯员 彭锦帅 摄

  近年来,献县大力培育肉鸭、瓜菜等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实施产业帮扶项目,持续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出一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产业兴则乡村兴。献县聚焦肉鸭产业,构建“种鸭繁育—饲料加工—规模养殖—屠宰制坯—熟食加工”一体化链条,打造“国际肉鸭种业之都”。“带动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成果,是产业联合体存在的意义。”乐寿农牧集团董事长郜希君介绍,由该公司牵头创建的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献县肉鸭产业联合体,推行供苗、供料、防疫、技术、回收“五统一”模式,让农户实现“零风险”养殖,成为带动当地肉鸭产业蓬勃发展的“发动机”。

  “种上10亩杨,等于开个小银行。”献县乐寿镇北紫塔村养殖大户樊希通说,他不仅自己在林地养鸭,还带领村民们一起养起了“合同鸭”,每年出栏肉鸭30万只,纯收入达90万元……林下养鸭、合同养殖等模式遍地开花,“种树+养鸭”成为村民口中的“绿色银行”。

  在河北乐寿鸭业有限责任公司肉鸭生产车间内,工人陈素属正熟练地为鸭子拔毛,说起这份工作,她十分满意。“这里待遇好、工作稳定,还能从零开始学技术,只要勤快、认干,每月收入都非常稳定。”

  强化就业帮扶,才能真正帮助脱贫群众把奔向美好生活的“金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帮助农民丰富技能知识、提升就业能力、拓宽增收途径,献县创新打造“乐寿肉鸭工”省级劳务品牌,开展技能培训500余人次,带动就业岗位覆盖全产业链。同陈素属一样,献县数千名农民通过技能培训变身成了“产业工人”,活跃在肉鸭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用勤劳的双手换来稳定的经济收入。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特色农业品牌延链补链强链,助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让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献县县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文有删节)

  编辑:岳含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