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驴业发展状况、现实掣肘与应对之策

2023年我国驴业发展状况、现实掣肘与应对之策

  作为特色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驴业在稳定畜产品供给、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国内消费结构转变,居民消费理念升级,驴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驴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在转型期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驴业发展主要优势区实地调研,结合当前国内产业发展情况与统计数据,回顾2023年驴业发展状况,分析发展趋势,梳理存在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促进驴业持续、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

  1.2023年我国驴业发展概况

  1.1市场需求逐步扩大,活驴价格稳定增长

  受驴肉消费需求扩大影响,活驴价格在全年范围内呈现整体增长、短期回调态势。2023年我国活驴价格变化总体分为2个阶段,上半年活驴价格稳定增长,下半年小幅回调(表1)。年初我国逐渐摆脱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驴业消费回暖,活驴市场有蓄势待发趋势。2023年1—7月,活驴价格稳定增长阶段。1—2月育肥驴、架子驴、驴驹及母驴价格受上年市场萎缩影响,处于相对低位,其中母驴价格最低,驴驹价格最高。3月份,各类活驴价格普遍上涨,特别是架子驴价格上涨幅度最大。4—7月,活驴价格总体呈现相对稳定态势,育肥驴、架子驴和母驴价格略有上涨。整体来看,上半年各类活驴价格普遍上涨,其中架子驴上涨幅度最大,增幅达到29%,其原因与新冠疫情影响减弱、市场逐渐恢复有关。养殖户对驴业前景持积极态度,饲养意愿增强,市场需求扩大,价格明显上涨。8—12月,活驴价格小幅回调阶段。8—10月,各类活驴价格均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市场供需形势稳定,未出现较大外部冲击,活驴市场处于持续稳定状态。临近年末,活驴价格呈小幅下降趋势,可能与市场热度冷却、养殖户开始回归理性及活驴需求下降有关[1]。总体来看,2023年我国活驴市场活跃,价格稳定上涨,消费市场回暖,在未来一段时间,预计活驴市场价格持续向好。

  2023年驴肉价格整体上呈现前期小幅波动、后期大幅增长态势(图1)。年初由于国内经济复苏,驴肉市场供给恢复,驴肉价格有所下降。1—5月,驴肉价格呈现逐渐下降趋势;6—10月,驴肉价格出现小幅波动,在此期间,最低价为91元/kg,最高价为9元/kg;10—12月,驴肉价格大幅上涨,最高达到105元/kg。驴肉消费具有季节性特征,年末驴肉价格上涨与该时期驴肉饮食需求增加有关[2]。驴肉价格受国内餐饮影响较大。随着我国饮食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内,预计驴肉价格将持续上涨。

  1.2驴皮价格相对稳定,进口金额大幅增加

  2023年全年驴皮价格小幅波动。5—7月驴皮达最高价格,为90元/kg,其余时间在86~90元/kg波动变化(图2)。驴皮价格在1—3月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受活驴价格上涨拉动,4月份驴皮价格增长至90元/kg,并维持该价格直至7月。下半年驴皮价格先是小幅下跌,在10月份触底反弹,并在12月回升至89元/kg。冬季驴皮品质较高,且具“食疗冬补”特效,导致其需求上升,价格上涨。相较于往年,2023年的驴皮价格总体比较稳定。近年来,驴皮价格波动十分剧烈,从2017年顶峰的160元/kg暴跌至2020年的40~50元/kg,随后于2021年开始回升并维持在90元/kg左右[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减弱,驴皮价格随着阿胶产业的逐步恢复而开始回升。我国驴皮供给量不足全球总供给量的1/4,国内主要依靠进口[4]。2021年以后,随着驴皮进口数量增加,驴皮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回落。整体看来,驴皮对国外进口依赖度高,价格不确定性大,未来我国驴皮价格依然存在着波动的挑战。

  此外,我国驴业面临的进口冲击不容小觑。2023年我国鲜、冷、冻马、驴、骡进口总金额约为4.41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84.5%。进口的大幅增加与国内市场供需失衡情况有关,随着市场回暖,驴业需求增加但存栏量不增反减,需要通过进口满足市场需求。据统计,目前国内驴肉产量只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20%~30%,其余部分需要通过进口弥补。全年范围内,进口金额呈现波动状态。具体来看,2月和9月进口额最高,分别达到了6 875.5万元、6 909.4万元(图3);4—7月出现了短期低迷情况,7月份进口金额达到最低点707.2万元,春夏交际期间,国内活驴供给相对充足,进口量相对减少。我国驴存栏量逐年减少,供给严重依靠国外进口,进口额的波动对国内市场造成了一定的不确定性[5]。总体来看,由于国内供给能力不足,国内驴存栏量持续下降,在未来一段时间,驴业面临的进口冲击将依然存在。

  1.3存栏量持续下降,区域分布相对稳定

  2023年末,我国驴存栏146万头,较上年存栏量下降15.87%。近10年来,我国驴存栏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23年驴存栏量相较于2014年下降了237.62万头(图4)。驴存栏量持续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方面:一是活驴功能转化。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驴的功能逐渐从“役用”转变为“肉用”,导致活驴养殖数量减少,屠宰数量不断增加。二是市场调控失灵。近年来,驴业面临活驴过度屠宰、母驴流失严重的问题,宏观调控能力相对欠缺。三是顶层设计不够健全。由于市场保护机制尚未完善,部分地区出现了假驴肉、以次充好等问题,加上驴产业链发展不够全面、产业结构不够完善,打击了养殖户从事活驴养殖的信心。

  从地区分布来看,2022年各省驴存栏量分布与往年大体一致。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辽宁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然是驴存栏量较大的4个省份,占比分别为20.5%、16.2%、13.7%和12.6%(图5)。内蒙古自治区拥有辽阔的地域、适宜的资源环境,有助于驴的养殖和繁殖。但纵向对比来看,随着时间推移,优势地区的存栏量占比有所下降,云南、山西等潜力地区存栏量占比提高。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辽宁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省(自治区)存栏量占65%,其比例在2022年下降至62.9%。具体来看,排名第一的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比重为22%,2022年下降至20.5%;2021年,云南省存栏量比重为8%,2022年提高至9.7%。综合比较各省份的驴存栏量,可以看出2022年我国驴存栏量在不同地区分布较为不均衡,存栏量较多的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养殖管理、提升养殖技术水平,而存栏量较少的地区可以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培训等手段促进驴养殖的发展。同时,需要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推动驴业的良性发展。

  2 .2023年我国驴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驴业供需严重失衡,市场活力亟待激发

  驴业供需严重失衡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更加多元,驴产品被更多消费者青睐,居民相关消费力度持续提升,但产业供给能力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消费结构改变,驴肉、驴皮、驴奶等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上涨,相关产品消费热度持续上升。但受役用功能丧失、顶层设计缺失、养殖成本攀升等的影响,驴存栏量下降的趋势并没有改变,自20世纪末,我国驴养殖量持续降低,30年来减少了近900万头。这一现象不仅降低了活驴及驴产品的供给,还影响了后端产业链发展,市场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2.2产业链发展不完善,营商环境仍需改善

  目前,我国驴业的养殖、屠宰、产品加工到销售环节尚未完全打通,各类驴产品热度不均,阿胶表现较为突出,其中东阿阿胶等品牌全国闻名,而驴肉、驴奶等产品尽管逐渐受到消费者认可,但依然无法和主流畜禽相关产品相比,缺乏市场竞争力[5]。相对于其他畜种产业,驴业的竞争性和驴产业链的完整性都较差,农户对于驴养殖意愿相对降低。营商环境方面,随着阿胶等产品的消费需求提升,市面上陆续出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行业发展。同时,行业标准化有待提升,产品质量、养殖技术、供给能力等方面监管缺乏,产品标准不够明确,不良产品规范和约束力度不足。

  2.3科技赋能不够深入,技术支撑有待加强

  尽管当前农业技术取得了较快发展,但驴业技术支撑相对有限。相比其他畜种,驴业的科技研发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种质保护、品种培育、良种扩繁等方面[6]。作为中国特色畜种,驴具有重要的种质资源价值,我国种质资源保护起步较晚,一些优良品种没有得到妥善保护,出现了良种退化现象。据统计,我国现存24个驴品种,但由于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不足,部分品种数量骤降。良种扩繁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然而当前行业科技水平不足,部分养殖户仍沿用传统的饲养、培育、管理方式,缺乏现代化科技手段,导致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限制了产业发展。驴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有待加强。高校及科研院所对驴业开发研究不够深入,导致相关技术和人才缺乏,养殖技术、饲料配方、疾病防控、环境控制等方面仍需加大研究力度。

  2.4国际市场有待开拓,进口依赖度较高

  作为我国优势特色畜种,驴具有极大的国际优势和发展潜力。国际产业模式的相对缺乏,国内驴业开发相对完善,为推动我国实现驴业“走出去”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关键优势。在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下,国外对驴及驴产品的需求不断攀升,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当前我国驴业与国际市场的合作程度较低,没有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平台的优势。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对提升我国特色畜种国际影响力、加大国际合作贸易力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贸易方面,由于国内的供给有限,鲜驴肉、驴皮产量不足国内需求量的30%,长期依赖国外进口,会带来市场动荡和价格波动风险,不利于维持国内市场的稳定。

  3.我国驴业发展策略建议

  3.1加强宏观调控,制定行业规范、提升市场活力

  驴业市场活力下降、调节能力退化的现象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和资源保护。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应宏观调控政策,重视特色畜种种质保护,促进技术创新,确保驴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重点关注农户养殖驴的积极性,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出水平,确保市场供给充分。此外,市场部门应加强市场信息收集能力,建立健全价格动态监测机制,强化监管执法力度,改善营商环境,为驴业稳步、有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2发挥品牌优势,拓展产业链条,实现合作共赢

  促进驴业健康发展需要加强产业链各环节协同配合。规范生产加工环节,加大市场开发和推广力度,使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认知得到提升。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驴业产旅结合基地,加大驴业政策支持和投入,对养殖企业、经营主体、农户等进行针对性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丰富联农带农惠农机制,全面推动驴产品升级优化。制定全面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深纠市场上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加大劣质原料和简单加工产品筛查力度,扩大产业发展空间。提升消费者产品认知度,促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维持优势领域,扶持弱势部分,进一步通过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和交易平台,维持稳定的市场环境。

  3.3加强科研赋能,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推动产业创新

  推动驴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驴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提高科研投入,建立良繁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保护种质资源,保证基础母驴数量不减[7-8]。此外,加强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机构间合作,共同推动驴业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生物制药和保健领域的科学研究。构建产业创新人才体系,通过人才和技术等要素带动产业快速发展,助力突破行业发展瓶颈。

  3.4立足国内供需,放眼全球市场,引领行业高质量持续发展

  我国驴业具有独特的市场优势和广阔的发展潜力。要结合国内外现实,充分挖掘产业潜力,立足国内供给需求,放眼全球市场,解决产业关键性问题,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合理配置资本、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着力于增强驴业有效供给能力,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业态,实现我国特色驴业自立自强。同时加大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力度,着眼于全球市场变化,提升多元合作水平,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实现国际先进技术引进来、国内优质产品走出去的发展格局,主动与国外先进科研单位接轨,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完善驴业国内外行业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持续发展。

编辑:岳含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种养殖信息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