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犬要守的“规矩”
《无锡市养犬管理条例》3月1日起施行,个人和单位的养犬行为将纳入依法管理轨道。昨天上午,市养犬管理小组办公室对市民如何办理养犬手续、怎样按规定遛犬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发布。
重点管理区内:
每户限养一只 40个犬种禁养
居民养犬的权限,随着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崇安区、北塘区、滨湖区、新区为重点管理区,其他区域和上述四区内的农村区域为一般管理区。养犬一般管理区内的城镇和人口聚集区域,也将被确定为重点管理区,具体的区域划定由各地人民政府在近期内公示。
在养犬重点管理区内的居民,每户只允许饲养一只犬。个人在饲养家犬时,禁养40个犬种(含血统杂交犬)的烈性犬和大型犬。个人禁养的犬种包括:藏獒、巴西獒犬、意大利拿破仑獒犬、斗牛獒犬、法国波尔多獒犬、西班牙獒犬、高加索犬、阿根廷獒犬、庇里牛斯獒犬、比特犬、斯塔福郡斗牛梗、美国斯塔福郡梗、班道戈犬、日本土佐犬、马洛昆斗牛犬、德国牧羊犬、比利时牧羊犬、法兰德斯牧羊犬、中亚牧羊犬、高加索牧羊犬、马瑞马牧羊犬、克罗地亚牧羊犬、萨尔路斯猎狼犬、猎狐犬、泰国背脊猎犬、罗得西亚北背脊犬、爱尔兰猎狼犬、中华田园犬、罗威纳犬、伯恩山犬、阿根廷杜高犬、韩国杜莎犬、赛特犬、沙克犬、纽芬兰犬、意大利布拉可犬、贝生吉犬、荷兰毛狮犬、丹麦布罗荷马獒、川东猎犬。
有危险物品存放、重要仓储等特殊工作需要的单位,可以饲养犬只,但必须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管理人员负责对犬只进行驯养管理,饲养时必须设置安全、牢固的犬笼、犬舍。单位在饲养烈性犬、大型犬时,必须做到拴养或圈养,同时不得外出遛犬。机关、学校、幼儿园、少年儿童活动场所、医疗机构、宾馆、车站候车室、金融经营场所、文化体育场馆以及设有“犬只禁入”的公共场所,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养犬。
市民如在养犬重点管理区内饲养禁养犬种或违反限养数量规定,以及单位或个人在禁养区域内养犬,执法部门都将责令养犬者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执法部门将依法收缴犬只,并可开出500元-2000元罚单。
养犬该办哪些手续?
养犬新规施行在即,想继续饲养爱犬的市民到底该办哪些手续?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市养犬管理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对此专门进行了介绍。
并非所有的个人都可以申请养犬。不能提供本市常住户口或暂住本市合法证明的居民,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居民,均不符合养犬条件。申请养犬的居民,还必须有固定住所并独户居住。符合养犬条件的居民养犬,必须办理养犬登记手续,否则将可能受到1000元-5000元罚款。
市民办理养犬登记手续的大致流程为:获取《养犬登记表》→携带《养犬登记表》、犬只、2008年狂犬病免疫证、现金(供缴纳管理服务费等费用,收费标准近期出台),到所在区政府指定服务点→服务点对材料、犬只进行审核(今年未免疫的犬只在现场免疫)→审核合格后交费,为犬拍照、发放《养犬登记证》→为犬注射电子芯片。
请养犬者留意,为犬只申领、换发新牌证的时间为3月24日-5月18日。饲养者可到所在社区居委、村委领取《养犬登记表》,也可登录www.wuxi.gov.cn下载,亦可到服务点后现场领取填写。《养犬登记证》的有效期为一年,期满后市民可持登记证、当年狂犬病免疫证、犬只、管理服务费到服务网点办理延期手续。符合条件的饲养者,可减免缴纳养犬管理服务费:盲人饲养导盲犬、肢体残疾人饲养扶助犬、生活困难的独居老人养犬的,免收管理服务费和犬只免疫费;饲养绝育犬的,凭农林部门授权的动物诊疗机构出具的有效证明,减半缴纳管理服务费。
一些养犬者曾在2003年前为犬办理过《养犬许可证》。经服务点审核后,只要符合新规确定的养犬条件,养犬者可以为犬换领新证,换证时免收养犬管理服务费,但须缴纳犬牌、犬证成本费、电子芯片费用和注射费。
外出遛犬不要“犯规”
新规施行后,市民外出遛犬须留心遵守多条“规矩”。
按规定,养犬重点管理区内的公园、广场、道路主次干道等公共场所是禁止遛犬的,同时禁止携犬进入机关、学校、集体宿舍、集贸市场、商场等公共场所,禁止携犬乘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小型出租车驾驶员许可除外)。新规赋予了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住宅小区业委会权力,允许其在居住区设定禁止遛犬的区域和时间段。对于这些规定,犬主也必须严格遵守。携犬人如违规遛犬,城管执法部门可对其处以50元-5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以收缴犬只,并由公安部门吊销《养犬登记证》、收回犬牌。
携犬外出或乘坐电梯,携犬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为犬挂上犬牌和束犬链。犬只在户外排泄的粪便,携犬人应立即清除,否则城管执法部门有权处以20元-200元罚款。
犬只伤人后,养犬人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事发时如养犬人在场,应立即将被害人送往医疗机构诊治,并先行垫付医疗费用。犬只伤人事件如是被害人或第三人的过错引起,养犬人不用承担责任。养犬人没有尽到看管责任致使犬只危害交通安全造成事故的,养犬人要承担相应责任,犬只伤亡责任自负。
(本报记者晴晴、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