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俊:优化种源和渠道,推动鸵鸟产业腾飞


 
  王保俊,中国鸵鸟养殖开发协会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北圣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经理。从事鸵鸟行业15年来一直工作在养殖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并且对行业的发展有独到的分析和见解。

  本刊:王老师,您好!“圣农公司”是《特种养殖》的老朋友了,请您介绍一下公司的最近情况。

  王:由于疫情和市场需求的影响,目前公司正在做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于种群的改良,目的就是增加后代鸵鸟的整齐度、增强鸵鸟的产蛋性能和抗应激的能力。我们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发现,青年鸵鸟的个体差异很大,大小不一,这是主要调整的方向;其次是要提高鸵鸟的生产性能,其中包括种蛋的质量、孵化率和受精率。二是要优化青年鸵鸟的饲养标准。目前公司在寻找科学的饲料构成,在保证鸵鸟正常生产性能的基础上,降低饲料成本,使饲料发挥到最大作用。三是市场的开拓。由之前的屠宰初加工向产品的深加工延伸,开发更适合现在消费群体的产品,利用互联网渠道让鸵鸟产品也能走到家庭的餐桌上。

  本刊:最近这两年的疫情对这个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具体到鸵鸟行业有哪些影响?

  王:疫情对鸵鸟行业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就是饲养成本的上升。比如之前饲料的成本是1.1元/斤左右,现在玉米的采购价在1.4元/斤左右。第二就是在产品流通方面的影响。第三是对鸵鸟皮革产品的影响。鸵鸟皮、鳄鱼皮和蛇皮是国际上三大合法奢侈品皮具的主要采购皮源,这两年由于疫情的发展影响到全球经济,进而影响到全球的高端消费市场,所以对国内鸵鸟皮制品产生了很大影响。

  本刊:2020年5月鸵鸟被列入《国家畜禽资源目录》,您认为这一举措对鸵鸟行业有哪些积极作用?

  王:这一举措对鸵鸟养殖业来说是个利好消息。之前鸵鸟养殖属于野生动物有关部门管理,办理养殖手续繁琐复杂,鸵鸟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也很受限制。《目录》的出台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站在养殖户的角度看,《目录》的推出加大了养殖户的信心,因为鸵鸟归为特种畜禽后,养殖户不用再担心是否涉嫌违法而被查处。另外在鸵鸟的产品流通方面也变得顺畅起来。

  本刊:鸵鸟养殖分布于全国各地,养殖数量也在不断增大,您认为目前鸵鸟行业存在什么样问题?

  王:随着鸵鸟养殖量不断增大,我认为行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养殖的标准化。比如在饲喂过程中,哪些草类含蛋白较多,适合鸵鸟的生长;在育雏期间,10日龄、15日龄、40日龄等各个阶段的饲养密度是多少……这些都没有一个参考的标准。

  另外,终端市场的开发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鸵鸟作为一个餐桌上的新产品,消费者并不了解它,鸵鸟肉该如何烹饪?鸵鸟哪个部位肉质更鲜美?这就需要市场的引导。我认为要做好鸵鸟终端产品的开发,比如鸵鸟肉产品的研制开发,让消费者买到方便食用、新鲜味美、品种多样的鸵鸟肉产品;要深挖鸵鸟油、鸵鸟血的医用价值,推动鸵鸟产业更大更稳更高的具有科技竞争的利润空间。

  本刊:现在多地都在尝试“养殖+旅游”的模式,您对这模式有什么看法?

  王:“养殖+旅游”确实是新的产业模式,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模式还是有一些需要探讨的地方,两者的关系从盈利的角度看,是相辅相成的:都是为了拉动客户的认知,提高销售市场的占有率。但是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对销售半径有一定的限制。所以一定要规划好销售半径的客户群体,根据客户群来确定你要养什么种什么,这样才能利用好这个模式的优势。

  本刊:您对《特种养殖》的读者朋友从事特种养殖有什么建议?

  王:特种养殖较传统养殖相比从业人员少,获取信息的途径少,这是特养行业的短板。但“少”对于我们这个行业也是一种优势,我们要利用好这个优势。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和种类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特种农产品是个很好的机会,所以要把握机会,把特种产品做大做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种养殖信息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