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养殖该何去何从?
近年来,野猪、野鸡、鹧鸪、肉食犬等特种养殖品种纷纷走进我国农村,给农民带来不少“实惠”。但是,面对日益热闹的特种养殖业,我们也应该去冷静思考。
特种养殖业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只能是常规养殖业的补充,在整个畜牧业中,特种养殖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但农民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即特种养殖是迅速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加上一些媒体的过分炒作,致富心切的农民很容易“误入歧途”。一个新品种往往一哄而上,盲目引进,忽略专业知识、技术的及时补充,还有不少养殖户采用近亲杂交的方式扩大规模,造成品种退化。因为信息闭塞,市场预测无法实现,技术不到位,风险往往很大,有时候还不如大量养鸡鸭来钱快。
另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特种养殖业会越来越有“钱途”。作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渠道,发展特种养殖业,除了谨慎以外,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业内人士提出的建议是:搞特种养殖必须先看准市场。“新、奇、特”本来是特种养殖的三大优势,但自从2003年非典的突如其来,特种养殖市场波动显而易见,“新、奇、特”反倒成了绊脚石,消费者对野生动物的“反胃”现象使市场需求大大“缩水”。此时更需要农民有市场风险意识,适当扩大或缩小养殖规模,或者改变养殖品种,准确把握住市场“脉搏”。
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是推进特种养殖发展的动力和效益的保证。如何选择优良品种,饲料配比,疫病防治,配种繁殖等都离不开技术的应用,也是进行特种养殖必备的条件,因为饲养过程中的技术含量最终会在市场价格上得以体现。
发展特种养殖一直是被看好的一项富民工程,如何规避风险、绕开“礁石”是农民特别需要注意的关键。针对特种养殖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对于发展特种养殖这一行业,政府今后一定要加大协调力度,争取让整个行业联合起来,组建行业协会,引导养殖户走产、加、销一体化之路,这样才能使这一行业更加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