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娃娃鱼产业” 共筑农民“小康梦”
贵州雷山县大塘镇农民工张有凡看准娃娃鱼产业,决心利用自身打工积累的资金回乡发展娃娃鱼养殖。去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张有凡成立了黔东南州天硕大鲵开发养殖有限公司,这也是大塘镇第一家娃娃鱼养殖基地。
大鲵(又名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集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身。人工养殖的大鲵,市场价高达300元/公斤,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的品种。贵州雷山县大塘镇农民工张有凡在看到这样商机后,决心利用自身打工积累的资金回乡发展娃娃鱼养殖。
在回乡之前,张有凡走访了湖南、广东等地的娃娃鱼养殖园区,向有关专家和人员学习养殖技术,积累产业人脉。
2013年,在政府和村委会的帮助下,张有凡决定回到大塘镇开办养殖场。经仔细考察,养殖场最终落户于大塘镇乔兑村,乔兑村辖乌兑、花来、乔兑大寨、高老等4个自然寨,有河流穿过,年平均气温14—15℃,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是大鲵生活繁殖的绝佳之地。在政府的扶持下,张有凡还成立了黔东南州天硕大鲵开发养殖有限公司,是大塘镇第一家娃娃鱼养殖基地。
说起自己的返乡创业前景,张有凡信心满满。他告诉笔者,目前已投入了400多万元资金,其中种鱼1000余尾。接下来就是精心照料,顺利繁殖出子二代产品。等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希望在养殖场周围创办一家集休闲与旅游为一体的农家乐。这样一来,既能把自己的娃娃鱼产业做大做强,又能带动当地村民共奔“致富路”,让“农民工创业”促进大塘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让“娃娃鱼产业”携手当地同胞和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小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