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小蜜蜂正在逐渐消失
中华小蜜蜂在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在逐年减少,据通报,北京本土野生中华小蜜蜂已经灭绝。中华小蜜蜂对于中国本土植物起着重要的生态平衡作用,在高寒山区、华北地区北温带树种的授粉扮演关键角色,一旦这些身躯瘦小的家伙被引进的意大利蜜蜂或者日趋严重的农药化合剂污染杀死,很多习惯在早春或是晚秋开花的高寒物种将面临灾难。
根据地球沉积岩记载,蜜蜂的化石可以在第三纪晚期始新世地层中找到,它们出现在白垩纪晚期,见证了地球生命史上恐龙时代的终结。
古生物学家说,显花植物的出现是造成恐龙灭绝的部分原因,那些重达几十吨的食草类恐龙因为找不到以孢子繁殖的蕨类植物为食而饿死。也许,娇小的蜜蜂成为一个时代终结的间接杀手,而在如今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横行霸道的时代,作为资源昆虫,蜜蜂成为一个抢眼的角色。
无论你相不相信,它们的数量在减少,很多昆虫、植物学家相继提出这种看似荒谬的问题,如果有一天蜜蜂消失了人类将会怎样?这种提问绝非空穴来风,就我国而言,本土中华小蜜蜂在不断地减少,致使某些地方中华小蜜蜂已经濒危或者灭绝。
根据研究,中华小蜜蜂在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在逐年减少,据通报,北京本土野生中华小蜜蜂已经灭绝。中华小蜜蜂对于中国本土植物起着重要的生态平衡作用,在高寒山区、华北地区北温带树种的授粉扮演关键角色,一旦这些身躯瘦小的家伙被引进的意大利蜜蜂或者日趋严重的农药化合剂污染杀死,很多习惯在早春或是晚秋开花的高寒物种将面临灾难。
本期《长江地理》走进神农架高海拔林区,寻找在中国地区繁衍7000万年的本土蜜蜂——中华小蜜蜂种群群落。
“路好了,我的蜂蜜就有得卖了”
8月7日下午,红举村的村长李广银笑呵呵地推开车门载我去他的村落,这位年轻的村长密集地来往于松柏、红坪两镇,就是希望能给自己村落的中华小蜜蜂蜂蜜打开市场销路,李村长希望到工商局注册个商标,他给四方认识的朋友打电话,希望他们可以为自己积存的蜂蜜找到买家。
红举村距离最近的行政中心松柏镇还有50多公里,路面崎岖,李广银开着那辆武汉牌照的国产车,疾行在通往红举的单行道上,两侧山林密集,路边野花盛开,他扭开了扩音器,用音响播放着一首又一首的网络红曲。
车窗外是新修的公路,标准双车道,这让他乐开了花。
“路好了,我的蜂蜜就有得卖了。”李村长简单地认为。
其实这条新修的公路并不是通往红举,而是通往一个新修的机场,神农架机场的位置选在距离红举村还有20公里的位置,这让李村长既高兴又犯愁。
“那座新修的机场削平了4公里的山头”,李村长说这话有些心疼,但转口说,“以后这里肯定会接近木鱼”。
在神农架,能够吃上生态旅游的蛋糕,是很多深居大山贫苦的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事。
他们抛弃了祖宗治家的原则,开始远走他乡,进入城市,然后带回伐木机、汽车,与蹲在山梁子里永远赚不到钱的同乡,跑到木鱼投机旅游业,置办特产为生。
公路还没有修好,两侧的挖机与取石厂占据着道路的边缘,大山满目疮夷,李村长把车窗玻璃摇上,外面尘土飞扬,车内歌声四起。
以前是土匪安营扎寨地,现在成村民养殖蜜蜂场
红举村的行政单位坐落在一块平地上,名叫“杀人坪”,传说这里原是土匪窝。周围山梁子上放哨的关卡都有十几个,这块平地上原是获罪砍头的地方。
我们抵达村委会时,阳光爬过最后一个梁子照射在“杀人坪”上,以村委会一排简单的2层木质阁楼为中心,这里分布着大约1000多口人,因为政策鼓励封山育林,村民开始集中在那条单行车道上,或者搬去红坪镇。
李村长说红举村在2010年开始鼓励种植烟叶,但很快发现烤烟对生态的破坏很大,目前叫停了这一产业,除了种植苞谷与反季节大白菜,村里的人都跑到山上放牛或者以挖草药为生。
沿途,很多摩托车空置在道路一旁,直到第三日我从红举村出来,它们仍在那里。
村民说,这些都是附近的采药人,三日前上山,云深不知处。
据说一斤上好的天麻可以买到300多块,还有七叶一枝花、头顶一颗珠等名贵药材,红举周围的山上确实适合生长名贵的草药。
海拔2000米,落叶阔叶林分布的地方,是这些草药的集中分布地区。
但在村落聚集的地方森林遭到破坏,于是那些采药人带着干粮,三五成群,向更远的阴峪河峡谷出发,听说那里可以打到与虫草价格相当的金钗。
李村长说,如果运气好,这一趟下来可以赚个千把块。
红举背后有个老爷岩,听说是以前土匪的营寨,穿境而过的古盐道上的人每至此处,就会被克扣钱财,丢尸丧命,沿红举那条小河而上是郑家沟,上头有个穿洞子,听说以前是土匪藏匿的地方,洞口有个道士划着难以分辨的神符镇守邪兽。
不过如今这里不是生长着草药就是荒废已久,除了采药人,很少有人光顾,以前土匪安营扎寨的地方,成为村民养殖蜜蜂的佳地。
守在家里养135桶蜂子
寻找野生中华小蜜蜂的巢穴已经很难实现,李广银说,红举郑家沟有个养蜂人,知道这附近山梁子上的蜂巢所在,他独此一家守在山里养蜜蜂,方圆5公里已经没有人烟。
我在参加第一阶段神农架穿越无人区科考活动中,经过牛栏头、苹果园那些荒无人烟的地方,也碰到一位养蜂人,没有电,没有信号,孤独而绝望。
8日清晨,当阳光还没有穿过山梁,我们就起身前往李广银口中的养蜂地点,蜿蜒而上至海拔1400米,山路走了快2个小时,养蜂人的儿子站在坍圮的夯土墙壁上迎接我们的到来。
据李广银说,自己积存的蜂蜜大多从这家而来。
主人叫吴绍纲,62岁,养了30年的中华小蜜蜂,这附近10里的蜂窝子他都能摸到。
吴绍纲说,此行的时间并不合适,如果寻找中华小蜜蜂的蜂巢应该等到来年开春的三四月份,那时蜜蜂繁殖分巢,很容易发现,现在即使是经验老道的他也不敢打包票说可以找到野生蜂巢。
吴绍纲养了135桶中华小蜜蜂,他的儿子曾出外打工,在外游荡5年后分文全无,守家度日,至今未讨到老婆。
儿子吴德斌是个爽快人,对于没有结婚的原因,他说,山里的姑娘都嫁出去了,山太大,谁愿意进来。
他16岁去山东当矿工,差点摔断了腿,有黑夜没白日的日子过够了,决心守在家里养135桶蜂子。
我在他身上看到很多无奈与辛酸。
一汤匙蜂蜜,可供蜜蜂环绕地球飞行一圈
养蜂是个苦活,吴绍纲经常这么说,因为听说我要上山一探究竟,他特意留了一桶蜂蜜没割,因为前些日子下雨,拖延到今日,李广银才带我上山。
沿途我发现8月初旬的山梁子上到处是“打破碗碗花”的身影,或者是粉红绣线菊,吴绍纲选择守在深山养蜂的很重要原因是,山下农药喷洒严重,很多蜂子在传粉的路途中毒发身亡。
让中华小蜜蜂致死的原因很多,农药只是一个部分,它们在生存中也会面临很多灾难。
最无法控制的是吴绍纲说的天气,一群蜜蜂飞出去采蜜,可能几天才会回来,如果中途突降大雨,或者气温骤降,它们就会死在采蜜的途中。
据说,一汤匙蜂蜜可以为蜜蜂环绕地球飞行一圈提供足够的能量,它们是靠对阳光与地磁的感应牵引方向,飞行时速可达40公里/小时,但近年的电子通讯干扰它们对地磁的感应,很多蜜蜂在靠近信号塔的地方迷失方向,死在野外。
吴绍纲说,每年秋季是预防胡蜂的重要季节,胡蜂以蜜蜂为食,就像蛇类王国中眼镜王蛇以其他蛇类为食一样,吴绍纲恨足了这个体长接近5厘米的大家伙。
胡蜂在本地又叫杀人蜂,雌蜂的蛰针让人闻风丧胆,保护区公国人员王敏曾经在穿越途中谈到杀人蜂,就在前些年,木鱼镇上的板栗园还有两个人被它蛰死。
胡蜂的毒液呈碱性,蜇中后有损人的心肌、肾脏等器官,可致过敏性休克,在得不到及时救助的情况下,偶有蜇人丧命的纪录。
中华小蜜蜂面临的天敌不仅是胡蜂,盘旋在屋檐之下的八角蜘蛛也是夜行杀手,吴绍纲说,如果没有仔细的检查蜂桶的周围,蜘蛛可能在附近撒下天罗地网,一星期后,整个蜂桶都要面临灭顶之灾。
其实,导致中国国土上繁衍7000万年的中华小蜜蜂面临濒危的罪魁祸首还是人类。资料显示,早在1896年我国就引进了西方蜜蜂,20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又两次大规模引进西方蜜蜂。
西方蜜蜂即如今蜂农大面积养殖的意大利蜂,他们的嘴器更长,体型大,采蜜量增加,中华小蜜蜂被迅速淘汰。
因为意大利蜂的入侵,中华小蜜蜂已经丧失了绝大部分生存土地,意大利蜂在振动翅膀的频率上很接近中化小蜜蜂,外形相似,所以中华小蜜蜂群很难对他们提高警惕。
当一只意大利蜂混入中华小蜜蜂巢内会迅速的杀死蜂王,数万只中华小蜜蜂群龙无首,流离失所而死。
在高寒地带为植物授粉,中华小蜜蜂功不可没,但随着意大利蜂的经济价值诱惑,这些曾广泛分布的小精灵开始遭到遗弃、被其他种族屠杀殆尽。
神农架2009年开始出台政策扶持农户养殖中华小蜜蜂,在神农架林区存在广泛的高山草甸与巴山冷杉原始森林也许可以看到野生状态下它们最后的匆忙身影。
一只蜜蜂一生只能提供0.6克蜂蜜
在整理完器具后,我披上吴绍纲缝制的“挡蜂服”进入蜂桶区,这里生存着400多万只中华小蜜蜂,因为吴家人经常光顾,所以对人类已经放松了警惕,几只负责守卫的工蜂靠近我,嗡嗡地扭着两只复眼,甩甩屁股上的蛰刺,又回到蜂桶去了。
吴绍纲制作的蜂桶,在神农架非常普遍,四片方木一围,中间方有十字交叉的两根轴,提供蜜蜂做巢的地方,上下用木板封严,盖上铁锅或者纤维瓦,遮阳避雨。
吴绍纲说,中华小蜜蜂喜欢生存在向阳干燥的地方,它们每年4月份进入分巢期,一只蜂王会哺育一只新王,然后带着自己的部分部下离去,寻找新的安巢点,每年4月打春的时候,神农架冰封期刚过,老吴就带着一块木板上山寻蜂巢,把蜂子引到自己的蜂桶中。
吴绍纲说,引蜂是非常困难的,寻找需要经验,而引蜂的成功率很小,“4月一个整月,我几乎都在山里钻”,蜂桶内的蜂子分巢后,如果无法引回,对于吴绍纲来说一年的收入就打了水漂。
吴绍纲的妻子用艾草熏烟打开了用牛屎密封的蜂桶,自去年9月起,这桶蜂已经沉寂了一年,吴绍纲说至少可以割下四五十斤的蜂蜜,他用铁铲将上层的蜂巢铲开,留有一半蜂蜜供蜜蜂养育后代。
割蜜的季节主要集中在5月至9月,这是花开茂盛的季节,进入冬季前,必须给中华小蜜蜂留有足够的冬粮,不然它们肯定会饿死,吴绍纲说。
在经过仔细查看后,吴绍纲确定蜂巢没有虫病或者受潮,于是将蜂桶翻转过来再次密封。中华小蜜蜂有个习惯,蜂桶下半部分是生活养育区,上半部分是储藏区。这样下次割蜜时,需要敲击下半部分便可分辨是否储蓄已满。资料显示,一只蜜蜂辛勤一生只能为人类提供0.6克的蜂蜜。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世界分布,目前存在9 种蜜蜂:黑小蜜蜂 、小蜜蜂 、黑大蜜蜂、大蜜蜂、沙巴蜂 、绿努蜂 、苏拉威西蜂、东方蜜蜂、西方蜜蜂(意大利蜜蜂)。
蜜蜂的翅膀每秒可扇动200至400次。
蜜蜂飞行的最高时速是40公里,当它满载而归时,飞行时速为20至24公里。
一个蜂巢平均有5万个蜂房,居住着3万5千只忙碌的蜜蜂。一只蜜蜂毛茸茸的身体上能粘住5万至75万粒花粉。夏季工蜂的寿命是38天,冬季它们的寿命是6个月。蜂王的寿命一般是4至5年。
借助5只复眼和3只单眼,蜜蜂的视角几乎可以达到360度。
蜂巢内会有一种叫做“加热蜂”的蜜蜂专职加热,最高温度可以达到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