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皮革业转型治污双管齐下谋发展
从12月25日召开的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河北省2010年力争淘汰600万标张皮革。辛集,被誉为“中国皮都”,在河北省皮革工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辛集打造皮革业“旗舰”
总投资达10亿元、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的河北省2009年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中国辛集国际皮革城已开始招商。该项目是在我国皮革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辛集市着力打造的多功能、多业态的商业综合体,被称为“行业旗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立足华北、辐射全国的皮革商贸集散地,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档次最高、服务最优、世界知名的皮革产品交易中心。计划春节前主体封顶,2010年9月29日正式营业,届时,全新的中国辛集国际皮革城将成为辛集皮革业的标志型设施,年营业收入达60亿元。
辛集保大关小企业入园集中治污
“建设制革工业园区,实行污水集中处理不仅推进了辛集市制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带来了城市面貌和城市功能的大提升。”辛集市环保局局长曹建生深有感触。
“为了彻底解决皮革业的污染问题,辛集市组织环保、工商、电力、公安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对全市各乡村的小制革企业进行清理整顿。至1997年年底,大部分小规模皮革企业停产,较大规模的制革企业全部进区发展。”张扬说,这样有效地解决了单个企业治污成本高、效果难以控制的难题。
目前,辛集市已建成了5座制革污水处理设施,日污水处理能力达4.5万吨,投资1.38亿元的1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良好,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同时,从去年开始,辛集市还在制革企业强制推广铬液、灰碱液循环利用技术和超载转鼓等新设备。
辛集皮革业“转型”初尝硕果
“俄罗斯的市场关闭后,我们外贸损失10亿以上。近几个月一直在引导企业调头,把原来放弃的一部分国内市场再重新做起来,企业也很积极,到处做推销谈合作,现在看来成果不错。”辛集皮革城制衣工业区管委会的冯主任说。据了解,从7月份开始,辛集已组织企业分别到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周边城市,以及一些西北大中城市进行考察,准备设立一批专卖店、精品屋,努力拓展着国内市场。还积极参加大型国际展会、进行地方对接。
辛集制革污水处理达到国家标准
拥有全国最大制革基地的辛集市,按照“五统一”模式经营制革工业区,强化节能减排、依据COD削减量兑付治污费的管理机制,全市制革污水严格按照标准收纳、处理,出境断面水质长期稳定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为确保制革污水达标排放,辛集市在国内制革业首创了企业初级治理、制革区集中专业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最后综合治理的三级治理体系。
为确保制革污水长期稳定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辛集市规定,制革区污水处理厂出水COD浓度在500mg/L以内时,制革区管委会按协议兑付治污费用;出水超过标准,相应扣减经费,并启动应急预案,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COD浓度不超过100mg/L时,市财政按时拨付城市污水处理厂经费;超过100mg/L时,在市财政拨付经费中扣减部分职工工资,并启动应急预案。
(输入:刘元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