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誉好,贷款易,养殖规模合作社
养殖规模合作社来定
考察养殖户的信誉后,合作社把鸭舍、鸭苗、饲料等“无息”贷给养殖户,而且还派人帮助养殖户防疫。养殖户还贷的方式也很特别,是用商品鸭来还贷,价格按保护价来核算,如果保护价低于市场价,则按市场价核算。而当初的鸭苗、饲料等成本,合作社按低于市场零售价的方式核算。一个无息“贷款”周期下来,合作社和养殖户双赢。这种养殖方式是去年底井研县纯复乡永定养鸭合作社的创新。近日,笔者走进了这个养鸭合作社。
凭信誉 养鸭不出本钱
“我们养鸭全凭信誉,现在不出本钱就能养鸭赚钱,划算!”跃进村四组的周翠花一边忙着往鸭舍里添加饲料,一边介绍着她的养鸭经历。
提起这种养鸭模式,还得从该乡大名鼎鼎的 “鸭司令”王奇灵说起。从1994年开始,王奇灵就开始养鸭,15年的养鸭经验让他意识到,传统的家庭养鸭不仅成本高,而且风险大,利润也低。为延长扩大养鸭产业链条,王奇灵和该乡的几家养鸭大户合伙成立了永定养鸭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养鸭新模式。
协会理事长王奇灵透露,合作社采取“零成本”饲养种鸭、肉鸭的模式,凡申请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必须经过信誉考察这一关。“我们会通过走访周边农户,调查加入农户的处事为人以及是否有长期养殖的意愿,在诚信的基础上,双方才签订合作协议,合作社将对其进行养鸭前期技术培训。”合作社还指导社员确定饲养规模,然后再出资为其修建鸭舍,将鸭苗、饲料送到社员家中。饲养过程中,社员不用支付一分钱的成本,种蛋、商品鸭出售时,合作社上门按保护价收购 (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按市场价收购),最后扣除各种成本,利润全归社员所有。
“通过这种方式,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已经发展了30家养鸭户。”王奇灵说。
成链条 养鸭互利共赢
永定养鸭专业合作社形成了种鸭养殖、种蛋孵化、鸭苗供应、商品鸭收购、宰杀、成品出售的产业链,并与饲料厂商签有直接供货协议,同时与乐山大华兽药公司实行专家定点联系,所有饲料、药品均按出厂价由合作社免费送到养殖户家中,减少了流通的中间环节。“这都是因为我们有组织,而且有量,这样养殖成本就要低不少。”王奇灵说。
砖房村一组村民李建强,去年开始饲养商品鸭,采用每月4批循环养殖。每周合作社都会上门收购商品鸭700只,再为他配送同等数量的鸭苗,以此循环,见效周期短。李建强一个人就照顾了300平方米的养鸭场,每月下来的纯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加入合作社,技术有了保障,鸭子遇到因疾病意外死亡,合作社还会按比例承担养殖户损失,几乎不担风险,收入也稳定。”尝到了甜头的李建强准备再饲养一批种鸭。
“社员有了利润,合作社才有生存的空间。”王奇灵说,虽然是无息“贷款”给社员,但通过发展社员,合作社也有收益。合作社将饲养中转成本实现本地消化,不仅养殖户获利,合作社也从就近经营中得到实惠,仅买卖运输一项就可节约资金5万余元,也大大提升了成品鸭宰杀出售后的利润。“鸭子品质好,质量有保证,市场销路不用愁。”王奇灵指着刚花了50余万元修建起的冻库介绍道,“现在每天都要宰杀2000多只商品鸭,鸭肉、鸭肠、鸭掌、鸭毛……全部分类出售,鸭子浑身都成了宝!”
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共饲养种鸭1万只,年产200万枚种蛋,全部本地孵化,鸭苗除本地消化外,还销往仁寿、青神等地。去年,纯复乡出栏商品鸭40万只,实现产值500多万元,而合作社下设的宰杀场一年的商品鸭宰杀量近70万只。近30万只商品鸭的缺口,也给永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契机。
王奇灵表示,合作社将不断推广这种经营模式,逐渐探索“水产+肉鸭”的养殖模式,并大力发展果园、林园生态养鸭,扩大养殖规模,实现养鸭规模效应。
录入:徐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