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狮头鹅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狮头鹅是我国最大型鹅种,原产地为饶平县浮滨镇溪楼村,因成年公鹅肉瘤发达头型似狮子头而得名。汕头市澄海区自200多年前民间便有饲养狮头鹅,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级农牧部门的重视和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原白沙农场)的努力下,澄海区狮头鹅产业得到了健康长足发展,培育出了具有独特外貌特征、抗逆性强、耐粗饲和遗传性能稳定的“澄海系狮头鹅”,并制定了品种标准、种鹅饲养、肉鹅饲养、种蛋孵化4个农业地方标准,现狮头鹅被国家列为家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成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本文浅析了澄海狮头鹅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1 产业现状

  1.1 养殖环节

  澄海区狮头鹅养殖主要集中在莲下、隆都、溪南、莲华、盐鸿等镇,饲养地点分别在洲园、农田、山塘水库,一般搭设简易棚舍,饲养规模参差不齐。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区狮头鹅饲养户大约有1200户,其中种鹅饲养户约600户,年存栏约50万只,年孵化鹅苗约900万只;肉鹅饲养户约600户,年出栏约400万只。从饲养规模来看,散养户和专业户多,约占全区养殖量80%,养殖呈现小、散、乱现象。

  1.2 屠宰环节

  澄海区现有宰鹅点约110家,年屠宰量约1000万只,各宰鹅点在分布较为均衡,日屠宰量多为500只以下,个别屠宰点日屠宰量达到1000只以上。从屠宰方式来看,大多数屠宰点采用传统手工操作屠宰方式,仅有少数采用半机械式屠宰。多数屠宰场(厂)设置明显不合规,卫生、防疫、环保设施严重缺乏,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且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3 销售环节

  目前,澄海区经营活鹅购销的有近150户,经营卤鹅上市的商户不计其数,满足群众消费需要的形式主要有:生活市场、街头巷尾零售、“鹅肉饭”店、高档餐饮场所等。近年来,国内很多大中城市和东南亚国家都相继开设有卤鹅饭馆,食客络绎不绝,掀起一股吃鹅热潮,增长势头迅猛。同时,澄海区也已有企业通过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狮头鹅产品。据估算,澄海狮头鹅年产值至少达到30亿元以上,已具备成为澄海区农业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的基础和雏形。

  2 产业特点

  2.1 产业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由于近年来狮头鹅消费群体和消费量增长迅猛,加上澄海区由于各方面政策监管进一步规范加强,狮头鹅饲养场地大量减少。另外,由于市场行情波动,价格起伏较大,饲养量不断萎缩,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种鹅在本地饲养,利用本地孵化的鹅苗运到外地饲养后再回流澄海宰杀的模式迅速兴起,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从澄海购鹅苗进行异地饲养的地区有福建、广西、江西、云南、安徽、贵州、河南甚至东北各省,饲养数量已远超澄海本地。屠宰方面也是如此,除了宰杀本地鹅只外,为满足市场需求,各屠宰点还从福建等周边省份地区购进狮头鹅进行宰杀,每年全区宰杀的狮头鹅按来源区内和区外的量比约为4:6。

  2.2 发展空间潜力大

  与全国其他地方特色菜一样,潮汕卤味原先消费主要群体是潮汕地区 ,除了潮汕地区以外的地方尤其是我国北方,狮头鹅卤味主要出现在酒店菜谱之中,供应中高端消费群体,普通老百姓难于品尝。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内需动力不断得到激发,加之媒体推波助澜和现代物流快速配送,地方特色菜逐渐走向全国,以一种新的业态迅速占领市场,“鹅肉饭”店近几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狮头鹅以“鹅肉饭”方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有两大吸引力,一是消费价格不高,人均40元左右,且快速便捷;二是现卤现卖,保证鹅肉肉质和口感。这种销售方式,也使狮头鹅卤味在外地从高端消费群体走入普通老百姓餐桌上,消费群不断扩大,市场空间潜力大。

  2.3 市场竞争呈现品牌化

  与其他农业产品一样,当狮头鹅消费群体还主要局限在本地区为主时候,消费层次低、技术门槛不高以及市场容量有限决定了市场处于完全竞争,难以呈现出规模经济效应。然而,随着狮头鹅消费走向全国,其无限市场空间,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陆续渗透其中,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为资本运作提供了平台。这些企业尤其是零售终端企业从打造品牌入手,通过灵活采用各种加盟合作方式,快速占领全国大中城市主要餐饮场所,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实现品牌战略。品牌化战略成为市场竞争一种主要形式。

  3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1 发展用地瓶颈突出

  在调研过程中,不论养殖还是屠宰加工环节,各从业人员反映最突出的困难就是用地问题。在养殖方面,澄海区以前狮头鹅养殖主要集中在韩江河段两岸和各镇(街道)辖区内排灌沟两侧农田,或者在配有小鱼塘的农田用地上进行饲养,少部分在山塘水库边上饲养。近几年来,国家环保政策趋严,监管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导致全区狮头鹅养殖量不断减少,而且目前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在此形势下,如果没有新规划饲养用地,原有饲养用地将迅速萎缩,对本地狮头鹅养殖产生很大冲击,严重影响澄海区优质狮头鹅品种的繁育生产。

  3.2 产业整体优势不强

  一是品种单一,专业化培育品种缺乏,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个别种鹅场有品种退化现象。二是饲养管理技术落后,生产性能不高,产品安全性低。长期以来澄海区狮头鹅饲养规模小,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管理十分粗放,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主要采用低投入、开放式的简易大棚生产模式,基础设施和设备简陋,饲养环境差,免疫程序不规范。无害化处理和健康养殖观念淡薄,生物安全水平低,疫病交叉感染十分严重,药物使用频繁,产品卫生安全未能得到保障。三是饲养标准的完善和推广滞后,饲料资源严重浪费。各养户使用饲养标准差异较大,饲养配方和生产标准未经筛选实验和标准测试。日粮结构如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比例,限养方案等技术缺乏理论依据,目前多数种鹅场还是以稻谷为主要饲料,营养供给不平衡不科学。四是养鹅设备设施落后,基本停留在原来的传统模式上,养鹅劳动效率低下。五是鹅产品深加工单一,多数停留于卤制熟肉,缺乏创新拓展。六是市场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加大养殖风险。七是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停留在传统作坊式经营,利用互联网电商销售的数量较少。

  3.3 行业缺乏组织引领

  澄海区目前没有强有力的地方品牌商标进行宣传推介,不利于全区整合资源、信息、技术、渠道等,与行业规范发展和对外开拓市场的要求不相适应。另外,当前狮头鹅产业正处于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尝试、过渡和转型的阶段,加上狮头鹅是地方特色品种,现有行业监管法规政策和标准难以精准覆盖,个别环节如卤制缺乏有据可依的监管情况。

     4 发展对策

  针对目前澄海狮头鹅发展存在的问题,构建澄海系狮头鹅育种技术体系,推动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支持企业加强上下游供应链深度合作,积极实行品牌战略是推动澄海狮头鹅产业提升发展的主要方向。

  4.1 集聚资源优势,打造澄海狮头鹅现代产业示范区

  要紧紧抓住当前狮头鹅产业处于行业“风口”的难得契机,把产业发展作为专项规划进行全面部署,对狮头鹅产业进行科学规划,作出全面布局。在全区范围内规划选择连片地块,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对园区进行运营,筛选并引导有资金、有技术、有渠道、有经验、有规模的狮头鹅养殖、屠宰、加工龙头企业进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除了建设示范园区促进产业发展,还应该注重深度发掘提升狮头鹅文化,通过建设狮头鹅产业文化长廊或展厅等方式,深度开发农业旅游,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从而把园区打造成规范化、标准化、精品化、现代化狮头鹅全产业链集聚生产基地和示范园区。

  4.2 加大政策扶持,加强技术研发合作

  对符合立项条件的狮头鹅养殖、屠宰、加工重点项目,各级政府要给予帮助支持,并引导投资者朝向高投入、高档次、机械化、环保化、标准化发展。深化狮头鹅良种保育和扩繁工作,进一步加大研发和设施装备投入,突出良种保育的核心作用和示范效应,不断提升澄海狮头鹅良种繁育体系的技术水平和竞争优势,并探索推广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饲养模式。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村(社区)规划一定的场地,落实用地保障,建立狮头鹅种鹅饲养小区,以利种群的扩繁培育。

  4.3 大力发展产品深加工

  澄海地域范围小,消费力有限,只有大力发展狮头鹅产品的深加工,才能使狮头鹅产品走向全国,才能真正做大这一产业。通过深加工,改变狮头鹅产业单一的现象,提高附加值,培育高端消费市场。

  4.4 加强行业管理,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加强行业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提升,促进行业企业互利合作。要尽快建立全区狮头鹅产业信息体系,及时掌握行业趋势,指导生产计划。此外,要积极探索搭建、规范网上产业平台,引导符合资质、守法经营的企业进驻,及时全力抢占网络销售阵地,实现在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同时,提升行业整体营销水平,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作者:林志强(汕头市澄海区农业农村局)、林祯平(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