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食品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昆虫是一种未被充分利用的大型生物资源,其中食用昆虫的营养价值高,与人类关系密切。随着全球人口增加、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峻,粮食安全受到挑战,因此食用昆虫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据专家预测,昆虫食品将成为21世纪仅次于微生物和细胞生物的第三大蛋白质来源。昆虫的特性使其便于工业化生产,形成新的产业。目前,全球昆虫食品发展迅速,代表了未来食品发展新趋势。

  一、昆虫食品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人类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有悠久的食用昆虫历史,这些地区有丰富多彩的昆虫食用习俗和文化。虽然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食用昆虫的现象有所减少,但仍在欠发达地区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韩国和欧洲批准扩大昆虫作为食品原料的使用范围,黄粉虫在欧洲得到了“官方认证”。目前,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德国和日本,都在积极开发昆虫食品并进行规模化养殖。

  中国古代是食用昆虫最早的国家之一,如《周礼·天官》记载的帝王食品包括蝉、蜂、蚁等。尽管现在食用昆虫在中国食物结构中地位不再重要,但许多地区仍有这一习俗。各地民族特色食品、地区食品和土特产中可见到各种昆虫食材。目前,中国昆虫食品已走向市场化,大型商场出售昆虫罐头,一些饭店和餐厅提供昆虫菜肴。

  二、昆虫食品产业的问题

  就全世界和全国来看,昆虫食品产业发展缓慢,其制约因素很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民众对昆虫食品的接受度低

  在不同国家、地域和文化中,人们对昆虫食品的接受程度有很大差异,总体上接受度较低。其主观原因是科普不足,导致人们对昆虫有误解和偏见。客观原因包括文化、地域限制和一部分人的过敏反应。这些因素制约了昆虫食品产业的发展。

  2.政策法律法规等保障不够

  因研究专家少、政府官员和民众了解少及安全性等原因,很多国家对食用昆虫的立法和政策保障不足,加大了昆虫食品推广的政策难度。昆虫养殖权责不明晰,安全问题没保障,导致产业受限。政策和立法不完善、社会认知不足限制着昆虫食品在物流、乡村振兴及农业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和发展。

  3.对昆虫食品的研究和科普力度不够

  受各种因素影响,如食用昆虫的研究专家较少,相关基础研究较少、养殖技术不成熟和食品开发力度不足,导致支持不够。同时,缺乏科普资源、使人们对食用昆虫的认知无法有效提升,阻碍了昆虫食品产业发展。

  4.企业化运作和营销力度不够

  由于上述原因,从事食用昆虫产业的多是些中小企业或个体户,产品和营销都较为单一和传统,资金实力不强,眼界不宽,运营管理能力较弱,这些都不足以支撑庞大的食用昆虫产业的崛起和发展,需要大企业、更多资本的介入,需要创新营销思路和模式。

  5.养殖技术和货源量跟不上

  目前,很多食用昆虫的养殖技术不成熟,离大规模、工厂化、智能化生产还有较远的距离,就导致很多昆虫食品企业无法得到大量、及时的原料供应,尤其是不能做到全年持续长久的供货,再加上一些物流限制等原因,使得很多有志于发展昆虫食品的企业无法获得稳定且足量的昆虫资源。

  三、昆虫食品产业的展望

  针对上述问题,对昆虫食品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1.加强科普宣传,改变消费者和投资人的固有观念

  人们对昆虫食品的认识不足和饮食习惯限制了其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昆虫食品的宣传力度,帮助人们消除对昆虫食品的偏见和恐惧,以使人们逐渐接受这种营养丰富、美味的食品。为达成此目标,需要进行系统的、多样的宣传和消费者教育,改变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固有偏见,这是发展昆虫食品产业的前提。同时,消费者对昆虫原材料的安全性不信任。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支持和农民团体合作,引入质量保证系统保证养殖昆虫的卫生和安全。推广昆虫食品时,需要尽快开拓市场,强化宣传和品牌建设。同时,通过消费者教育增加其对昆虫食品的了解和购买可能性,如强调昆虫低热量高蛋白的优点。另外,对企业家、投资者和政府官员的科普宣传,也能吸引更多资本和政府支持,助力昆虫食品的发展。

  2.丰富昆虫食品的品类及类型

  目前,市面上昆虫食品的品类和类型都较为单一和传统,发展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和医用食品、昆虫创意食品,针对不同人群开发昆虫食品,注重多虫态和多功能昆虫食品的研发。

  3.加大昆虫食品的加工和开发力度

  开发和生产既能保持昆虫营养又符合人们饮食习惯的昆虫产品是产业化的关键,这需要科学且安全的加工技术作支撑。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的昆虫食品加工技术较先进,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墨西哥、泰国等,其昆虫食品开发水平参差不齐,产业链规划不足,人才缺乏,行业组织匮乏,这些都限制了昆虫食品产业的发展。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提高昆虫食品加工深度与技术水平,加速产业发展。

  此外,应注重昆虫食品的烹饪技术研发,结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针对不同昆虫和消费群体,开发不同特色的昆虫食品。但不论何种烹饪方式,应注意火候,以防口感变差或营养损失,同时对过敏者应提醒注意,限制每次食用量,并确保昆虫食品的卫生、防疫、检疫等工作,以保证食品安全。

  4.昆虫食品的创意性包装和营销

  对于昆虫食品,消费者态度比较极端,或爱或厌。为消除人们对昆虫食品的反感,产品包装可以不展示具体昆虫造型,但也不应忽视其高营养价值的核心优势。创新包装,如通过卡通形象加入拟人的元素,能减轻消费者的反感情绪。

  昆虫作为食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人们对昆虫的恐惧无法在短期内消除,因此需要进行创新加工,加上有创意的宣传推广方法,才能使食用昆虫产业获得市场认同。此外,销售方式也需创新,如将昆虫食品融入当地文化,作为旅游产品销售,举办昆虫美食节,开创昆虫料理学堂等,联合网络直播多样化销售,利用昆虫食品资源能满足游客新奇心理优势,推动昆虫食品健康产业的发展。

  5.加大研究力度和养殖力度

  昆虫食品产业化发展涉及众多学科,需要行业间协作推进。目前,关于食用昆虫的种别、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等领域的研究尚不透彻。应加大科研力度,证实昆虫食品的安全性,消除消费者对昆虫的恐惧。目前,全球食虫国家的昆虫食品深加工技术普遍较低,应借鉴优秀经验,提升加工水平,使昆虫食品深入日常饮食。可大规模养殖的食用昆虫种类有限,需要在食用昆虫资源的调研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上投入精力,同时注意养殖的安全性问题,防止害虫泛滥。

  6.加大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

  昆虫食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需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政府可通过增强法律政策支持,建立食用昆虫市场准入制度,完善食品安全法规,以及加大对食用昆虫饲养机构的扶持来推动产业发展。如进行政策创新,加强市场监管,并将昆虫食品纳入食品安全保障法,以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另外,昆虫食品安全管理法规应考虑本国实际和消费者需求,不宜照搬其他国家的做法。举办昆虫食品产业论坛,以讨论发展状况,规划对策,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同时,昆虫食品的开发需要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参与,社会各界应加大对昆虫食品行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应积极支持与昆虫相关的活动,如昆虫科普旅游、昆虫料理大赛等,以提高消费者对昆虫的认知和信心。同时,融合乡村振兴也是食用昆虫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方式。(本文有删节)

编辑:岳含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