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2025)驴业发展大会在保定顺利召开

  2025年9月28—29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与保定驴肉火烧联盟共同承办的第十届(2025)驴业发展大会在河北保定宴饮食博物馆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赋能兴驴业,消费引领新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我国驴产业发展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大力推介我国驴产业发展的成就、经验和模式。汇聚了来自国家畜牧主管部门领导、行业协会领导专家、顶尖科研院所专家、地方政府代表及产业链龙头企业高管共计500余人,搭建了政府引导、科研支撑、产业联动的全国性高端交流平台,共商驴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盛大开幕:签约合作引领新篇

  领导致辞

图片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强德主持开幕式

图片

  ▲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汪秀艳致辞

  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汪秀艳指出:近年来,在政府领导与行业协同发力下,中国驴产业成效显著:种业创新突破、养殖标准化提升、产业链条延伸、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多元产品体系逐步形成。然而产业面临严峻挑战,全国驴存栏量锐减,预计2025年跌破120万头,基础母驴不足40万头,存栏断崖式下跌与需求旺盛形成核心矛盾,且存在精深加工、科技研发等短板。为破解瓶颈,她提出几点建议:一是需强化政策精准支持,在育种、养殖等关键环节提供保障;二是深化科技赋能与产业链协同,攻关育种饲养技术,发展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并加强正面宣传引导。驴产业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载体,阿胶承载中医药文化,中国畜牧业协会呼吁政企产学研合力,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图片

  ▲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春江致辞

  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春江表示:河北农业大学长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创建保定乡村振兴学院,近3年完成“头雁”项目等培训50期,培训学员6000余名。2025年与中国农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参与保定市9个农业全产业链创建,还组建团队完成《保定市驴全产业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等工作。以人才下沉、科技下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定驴产业前景广阔,联合兄弟单位,开展驴高效养殖、动物营养与畜产品品质调控、低温驴肉加工等技术研发,推进驴业产业联盟建设,制订驴肉加工制品标准、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等。未来,学校将从三方面深化政校企合作:一是发挥畜牧专业优势,解决驴肉育肥、繁殖难题;二是发挥食品专业优势,研发新型驴肉加工工艺与高品质驴肉食品;三是发挥产业经济专家团队优势,开展驴产业经济形势分析和预警,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图片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处处长陈东来致辞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处处长陈东来表示:河北省驴产业历史悠久,饮食文化底蕴深厚。宋代漕河作为运粮要津,驴兼具运输与食材功能,孕育出“漕河驴肉”;河间则借商贸役用驴与小麦文化催生驴肉火烧,特色饮食传承至今。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驴产业发展,2024 年省农业农村厅组建特色养殖创新团队,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撑。目前全省驴存栏 17.01 万头,主要集中在保定、张家口等地,拥有阳原驴、太行驴、渤海驴 3 个品种,建有国家级渤海驴保种场与省级阳原驴保种场各 1 个,已成为畜牧业新兴增长极。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走出 “政策引航、科技赋能、融合增效” 之路:省级团队筑牢支撑,保定建研究院、出台方案发力;张家口企业与高校合作升级技术,阳原推进遗传改良项目;东光 “金丝驴” 形成全产业链,保定、河间驴火节庆带动文旅融合,有效促就业、增效益,彰显高质量发展活力。

图片

  ▲保定市委副书记王伟致辞

  保定市委副书记王伟指出:保定驴产业底蕴深厚,从宋代兴盛的驴肉饮食到如今享誉全国的“驴肉火烧”城市名片,毛驴已深度融入城市肌理。近年来,锚定打造全国驴产业示范基地目标,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专项方案,将驴产业纳入全市农业全产业链攻坚计划;组建驴产业研究院,聚合顶尖科研力量攻关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携手东阿阿胶等龙头企业,在易县、曲阳等6县布局优势产区和三产融合园,年内落地4个千万级项目,撬动社会资本8亿元,构建起养殖、加工、餐饮、文旅全链条发展格局。此次大会在保举办,是信任与鞭策,更是重大机遇。保定将以大会为平台,广纳真知灼见,重点发力:一要强化科技赋能,依托新签约的驴产业创新研究院,推动智能养殖平台应用,突破种源保护与疫病防控瓶颈;二要深化三产融合,将驴产业与“驴肉火烧”文旅品牌深度绑定,通过美食节、技能竞赛等活动,以“一头驴”带动全链条,实现产业富民;三要扩大开放合作,诚邀企业家投资兴业、专家学者传道授业,共筑产业生态,共享发展红利,为全国驴业振兴贡献保定力量。

  重磅签约仪式

  • 签约一:驴产业创新研究院签约仪式

  产学研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为推动驴业科研成果转化、破解产业技术瓶颈,中国农业大学、保定市人民政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共同成立 “驴产业创新研究院”。

图片

  • 签约二:河北省畜牧业协会与河北省饭店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签约仪式

  畜牧产业的发展,既需要上游养殖端的提质增效,也需要下游消费端的市场拓展。为促进河北省畜牧业与餐饮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优质畜产品进入餐饮市场,保障食品安全与供应链稳定,河北省畜牧业协会将与河北省饭店烹饪餐饮行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推动畜牧产品从“养殖端”走向“消费端”,实现产销精准对接。

图片

  • 签约三:驴产业发展合作签约仪式——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与8家合作企业正式签约

  作为驴业龙头企业,东阿阿胶始终发挥引领作用,通过与产业链伙伴合作,共同构建稳定、高效的产业生态。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翔越 (河北)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阜平县百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张家口农华牧业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蒙泰农牧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库车裕万家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青海住房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瑞牧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草原御驴科技牧业有限公司共8家企业签约。

图片

图片

  平台与人才赋能

  • 驴智能化养殖管理平台2.0上线仪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智能化是畜牧产业的发展趋势。为助力养殖户降本增效、实现精细化管理,“驴智能化养殖管理平台2.0”正式上线,标志着我国驴业养殖向“智慧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图片

  • 保定市驴产业咨询专家聘任仪式

  保定作为驴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始终坚持 “科技兴驴、人才强业”,不仅打造了完善的产业体系,更注重发挥专家智慧,为产业发展注入“智囊”力量。仪式上,保定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江河为专家代表颁发聘任证书。受聘专家分别是: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会长、内蒙古农业大学原副校长芒来,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会长、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广源,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马秋刚,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种养殖创新团队首席郑百芹,河北农业大学动科院副院长李俊杰。

图片

  • 2025"强农报国·乡村振兴我助力"公益宣传活动养驴达人风采展示

  在推动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有一群扎根基层的实践者。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创新的智慧,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更带动周边乡亲共同走上致富路,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保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于磊、河北省畜牧总站站长赵慧秋为产业先锋献上鲜花。

图片

  、

图片

  • 产业创新成果展示,颁发优秀论文证书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产业发展的基石。本次大会汇集了来自科研院校和企业的创新研究成果,展现了行业发展的新思路。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副会长孙玉江介绍创新成果。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会长、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芒来为各位代表颁发纪念证书。

图片

  ▲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副会长孙玉江介绍创新成果

图片

  主旨报告:擘画产业未来

图片

  ▲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会长、内蒙古农业大学原副校长芒来教授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图片

  ▲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会长、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广源作题为《创新赋能兴驴业 消费引领新发展》的报告,强调创新驱动与消费升级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图片

  ▲全国畜牧总站研究员、原首席专家刘丑生作题为《我国驴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思路》的报告,系统阐述驴遗传资源保护的战略意义与科学路径。

图片

  ▲保定市驴肉火烧产业联合会秘书长高雅

图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梁连起

  保定市驴肉火烧产业联合会秘书长高雅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梁连起分别作题为《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保定驴肉火烧产业发展》和《从古籍记载到饮食传承根植直隶餐饮文化中成长的驴产业发展》的报告,深入剖析保定驴肉产业的文化底蕴与创新发展模式,展现地方特色产业与餐饮文化深度融合的活力。

  互动论坛:聚焦热点,共谋发展

  • 论坛一:政策支持驴产业可持续发展

图片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处二级调研员谢忠主持

  • 引导报告:

图片

  ▲保定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卢建勋作题为《守太行驴业传承创保定产业新篇:保定市驴产业全链条发展现状报告》的报告,介绍保定市驴产业全链条发展成果与规划。

图片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农牧局副局长经志民作题为《敖汉旗驴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考》的报告,分享敖汉旗肉驴产业成功经验与发展前景。

图片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张晨阳、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副县长唐玉德、敖汉旗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魏国民、山东省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室主任李强、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正高级兽医师许大双、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刘华格共同参与。与会嘉宾围绕政策支持方向、政策落地经验与挑战及如何更好产学研结合,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等话题展位深入交流。

  • 论坛二:全球驴产业链布局与跨境贸易规则

图片

  ▲中国农业大学畜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玉斌主持

  引导报告:

图片

  ▲海关总署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岂天阳作题为《中国进境动物产品检疫监管制度》,解读中国相关检疫政策法规。

图片

  ▲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秘书长王春洪作题为《中亚两国考察情况介绍》的报告,分享中亚地区驴产业考察成果。

图片

  海关总署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岂天阳、桑阳实业(北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飞、聊城大学教授王长法、禹城市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涛、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阿胶原料事业部副总经理康锋华共同参与。与会嘉宾从实践角度,就全球布局、贸易规则、及如何抓住新机遇等话题展开讨论。

  • 论坛三:产业模式创新与品牌引领消费

图片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强德主持

  引导报告:

图片

  ▲榕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启毅作题为《存量时代的生存策略》的报告,探讨市场新形势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图片

  ▲河北省饭店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吕毅华作题为《河北餐饮业力促驴产业大发展》的报告,阐述餐饮业对驴产业消费端的拉动作用。

图片

  榕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启毅、河北省饭店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吕毅华、中国银行保定分行普惠部主任刘永超、燕赵财产保险股份保定中心支公司农业保险部经理高凯、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养殖户李峰傲、河北驴肉曹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瞿智聪共同探讨金融赋能产品实践、品牌建设规划、促进消费方式与品牌赋能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技术专场:前沿研究赋能产业

图片

  ▲中国农业大学马秋刚教授主持专题报告“驴业研究进展,专业技术报告”环节。

图片

  ▲江南大学教授王周平作题为《驴乳活性物质挖掘与功效机制研究》的报告,揭示驴乳独特健康价值的基础研究进展。

图片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王子璇作题为《驴的常见群发病防治》的报告,聚焦规模化养殖中的疫病防控关键技术。

图片

  ▲山东东阿黑毛驴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静作题为《规模化养殖场管理及成本控制》的报告,分享大型养殖企业降本增效的实战经验。

图片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崇玉作题为《全混合日粮(TMR)颗粒饲喂生长育肥驴的试验与应用》的报告,展示现代高效饲喂技术的最新应用成果。

图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主任肖海霞作题为《新疆特色驴奶产业“种、繁、养"提质降本增效关键技术》的报告,介绍新疆驴奶产业关键环节的技术突破与集成应用。

图片

  ▲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杨博文作题为《粗饲料本地化利用助力驴产业降本增效》的报告,强调开发利用本地粗饲料资源对降低成本的重要性。

  • 互动论坛:科技创新赋能驴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种养殖创新团队首席郑百芹主持“科技创新赋能驴产业高质量发展”嘉宾互动环节。

图片

  沈阳农业大学教授解鹏、北京泽牧久远生物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赵诗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子璇、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曾申明、保定九禾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伟权共同参与。与会嘉宾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切入,从育种、营养、疫病到市场,深入探讨科技如何精准发力,助力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专家面对面

  “专家面对面”环节由肖海霞、嵇传良担任召集人,汇聚芒来、曲绪仙、孙玉江等权威专家,围绕技术突破与产业需求展开深度交流。现场搭建起高效沟通桥梁,专家们结合前沿研究成果,为企业技术难题提供精准解决方案。此环节不仅实现了技术智慧的碰撞融合,更打通了 “产学研用” 协同通道,为行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

图片

  参观保定宴饮食博物馆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届大会通过政策解读、学术研讨、经验分享、技术展示、商务对接、产品品鉴等丰富形式,全方位探讨了驴产业在遗传资源保护、养殖技术创新、疫病防控、成本控制、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及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成果,为推进我国驴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了“驴业力量”。(本文有删节)

  编辑:岳含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