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初步建立五种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模式

  重庆市各区县因地制宜,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五种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模式,使亩桑效益有较大幅度提高,项目建设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和业主大户推动为主的生产组织模式。这五种模式为:一是荣昌、石柱的桑园饲养家禽模式。在桑园中饲养鸡、鸭、鹅、兔等草食家禽,家禽吃草和桑叶,粪肥桑园地。二是云阳、梁平的桑园间作套种模式。在桑园中种植榨菜、生姜、土豆、豆类等矮杆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亩桑效益。三是永川、合川的桑枝食用菌模式。利用闲置的蚕房、大棚和废弃的桑枝、蚕沙等生产平菇、香菇、木耳等多种食用菌,形成“桑叶养蚕、桑枝种菌、菌糠肥桑”的循环模式;四是永川、云阳的蚕沙沼气、蚕沙鱼虾模式。通过政府补贴帮助蚕农修建沼气池、鱼虾池等,利用蚕沙生产沼气、养鱼养虾,有效地利用了副产物,并净化了环境;五是万州、大足的桑果酒(饮)游模式。种植嫁接优质果桑品种,将鲜果进入超市鲜销,制作成桑果酒、桑葚饮,同时与农家乐、旅游业结合。

  市外经贸今年安排了100万项目资金,在荣昌等10个区县下达了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示范园项目,每个示范区安排资助资金1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示范带动综合开发桑园1000亩以上,实现亩桑收入3000元以上。目前,我市的蚕桑综合利用阶段性成果已经达到在示范区内利用桑园2629亩,综合利用收入达1386万,亩桑效益5274元,是单一养蚕效益的214%。单项产值最高的是桑园鸡1149万,目前出栏渝西牌桑园鸡近40万只。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市蚕桑综合开发面很低,特色也不足,需要规模发展,建立品牌,拓展领域。为加强这一工作,一是市蚕桑站要加强指导,宣传典型,及时跟进项目进度,形成深度调研报告,建立1-2个技术标准;二是各区县和项目业主须总结发展经验,推广到户,要开展区域性合照,做到资源共享,并打造特色品牌。

  输入:王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