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源:“小蚂蚱”蹦出“大效益”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立足本镇实际,以党建引领特色产业为抓手,以“一村一业”助力经济增收为主线,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扶持、多元发展”为思路,不断创新发展微产业链,从小产业中孕育出经济增收“大希望”。
瞄准“真”项目,实现产业攀高逐新
为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乏力难题,东里镇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观摩学习+蹲点实训+跟踪问效”的思路,组织镇村干部到浙江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发现蚂蚱养殖产业投资少、风险小、收益高、市场需求大,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2023年7月,以院峪村为试点,建设3个蚂蚱养殖大棚,仅4个月实现纯收入2万余元,开辟出了蚂蚱养殖这条增收致富“新路子”。
党群 “齐”发力,致富有“动力引擎”
通过村“两委”干部的努力,养殖基地达到了预期效果,蚂蚱市场供不应求。“蚂蚱养殖一次性投入虫卵,养殖成虫后再次产卵孵化,一般28~56天可出栏一茬,一茬亩产量约1200斤。每年可以连续养殖5茬,全部作为饲料、食品和药材外销,每亩收益能达到4.8万元。”院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增喜介绍道。蚂蚱出栏后,由凤驿溯源联合社进行统一回收,加工销售,形成养殖、收购、加工、销售闭环产业链。
拉长产业“链”,提升品牌附加值”
院峪村蚂蚱养殖初具规模,但蚂蚱收购价格仍然不高,走品牌之路才是产业发展长久之计。2024年,东里镇借助“万村共富”项目,依托凤驿溯源联合社,在院峪村、东安村、黄崖子村新建8000平方米的蚂蚱养殖棚。以联合社名义注册自有品牌“凤驿飞蝗”。研发了蚂蚱酱、蚂蚱串串、蚂蚱零食等特色产品。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在稳定原有销路的基础上,采取抖音、淘宝直播带货等方式,盘活消费品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
下一步,东里镇将以蚂蚱养殖产业为核心,积极探索“蚂蚱养殖加工+果蔬种植+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发展模式,整合联建村村庄等要素,建设集特色乡村休闲、绿色有机种养、果蔬采摘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