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蜂群饿太久,别在蜂群太饿的时候喂太饱!
相信已经养过一段时间蜂的朋友都已经知道如果外界流蜜不好,巢内也缺少储蜜的时候就要对蜂群进行饲喂,关于喂糖不当会引起盗蜂,相对应的各种饲喂的方式以及注意事项也有很多人都提及过。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人说过,人为饲喂也会引起逃群?
关于饲喂引起逃群这件事,其实是笔者真实经历过的,就在笔者接触养蜂的第二年,当时正值夏末初秋,笔者因突发情况外出将近月余后才得以回到家中,急忙检查蜂群情况,发现许多中下群势的蜂群内部贮蜜已消耗殆尽,还有部分死蜂出现,于是当晚便进行饲喂。
一连数天后,箱内已经有了一定储蜜,正松一口气的时候却出现了3群蜂依次飞逃的情况,最后仅收捕回一群,并在一日后再次飞逃。这一现象着实令笔者不解,没有病虫害、储蜜刚补足,遮荫防晒的措施也都到位,到底是因为什么引起的飞逃?
长期缺少储蜜已使蜂群产生飞逃情绪,人为饲喂使蜂群拥有了飞逃的能力,也使蜂群错以为外界有蜜粉源,可以再选新址重新开始。
笔者请教了数位拥有多年养蜂经验的师傅,经讨论后确认了原因:
相信这一结论对于很多经历了相同情况的朋友就如同当头一棒,为蜂群着想,进行饲喂反而还促使了蜂群的飞逃,难道要看着蜂群饿死?
这就要通过适当的管理进行避免了,这也是笔者写此文的主要目的。
首先,不论什么情况下,都要确保蜂群的储蜜情况,一般以每张脾有四指宽的封盖储蜜是蜂群最为安全的状态。之后要根据养蜂经验,预估在外界不进蜜的情况下,这些储蜜够蜂群食用多久,计算时间保证蜂群成功度劣。
度劣期间可通过提取蜂箱感受重量或查看脾上储蜜决定是否需要饲喂。若蜂箱明显变轻或发现蜂群只剩下一指宽的封盖蜜,就应该及时饲喂了。
若是发现较迟,脾上几近无蜜,箱底还有死蜂,饲喂前就可以在巢门口上加防逃片,并寻找是否有卵虫脾,当晚调入后再进行饲喂,当巢内有虫卵时,蜜蜂护子性强,不会在蜂群有子时进行飞逃。可在确认蜂王产卵并孵化成幼虫,且蜂群正常进粉后再把防逃片撤去。
若没有卵虫脾,可看看其它蜂群内是否有多余的封盖蜜脾,给蜂群造成巢内有储蜜的假象,安抚蜂群意图逃群的情绪。以防万一,也是需要在巢门装上防逃片,确认正常进粉产子后再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