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弓形虫病的诊治
弓形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原虫病。水貂吞食弓形虫的感染性卵囊或含有弓形虫速殖子或包囊的中间宿主的肉、内脏、渗出物、排泄物或乳汁而被感染后,子孢子或滋养体在体内有桉细胞中进行弓形虫发育,形成包囊,停留在一些组织中.怀孕母貂还可经过胎盘使胎儿遭受感染。本病潜伏期7-10天或数月,轻度感染一般不显症状;重度感染的急性病例2-4星期死亡;慢性病例可维持数月而长期带虫。
1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至41~42度,呈稽留热.食欲不振,粪便先干燥、后水样腹泻.严重者发生出血性腹泻,无恶臭。病初表现兴奋性增高,极度不安,眼球突出,无目的地奔跑,有的听觉丧失,下颌运动障碍。后期沉郁,完全拒食,鼻端支着笼壁呆立不动,时而搔抓、啃咬笼网,驱赶时作无方向地打圈运动。心跳快而弱,可视黏腆苍白或黄染,结膜发炎,流脓性眼屎.视觉障碍.鼻腔挽浆液性鼻液。呼吸困难,咳嗽,胸、腹等无毛或少毛处皮肤暗红,出现剧烈呕吐,运动失调、后肢不全麻痹或完全麻痹等神经症状。耐过急性期的公貂性欲减退,母貂不发情、不受孕或妊娠早期发生流产、后期早产,产死胎、畸形胎或弱仔。
2病理变化
全身横纹肌色淡或黄染,有的头部皮下水肿。胃肠黏膜充血,有溃疡或灰白色坏死灶。肺充血、肿胀,间质增宽,有小出血点和灰白色病灶,切面流出多量带泡沫掖体。肝、脾、肾亦有坏死灶和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湿润多汁,井伴有粟粒大小的灰黄色坏死灶和出血点.有的病貂心包积液,胸腹腔液体增多。
3实验室检查
3.1涂片镜检
采取脚、腹腔渗出液或肺、肝、淋巴结等检查。涂片自然干燥后,瑞氏染色镜检,可见弓形虫呈新月形或柿于瓣状,一端钝圆、另一端较细长,胞浆蓝色,中央有一紫红色的核。有时可见到数个到敷十个正在繁殖的呈柠橡状圆形或卵圆形的不规则形虫体集合。
3.2动物试验
取死亡貂肺、肝、淋巴结等病料.用每毫升含有1000国际单位的青霉素和0.5毫克链霉素的生理盐水作10倍稀释,制成乳剂.进行小白鼠腹腔接种,每只0.5毫升。2星期后采腹水涂片检查,可发现典型的弓形体。
4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发病貂舍用百毒杀(1:600)消毒液进行消毒,1次/日,连用3-5天。
病韶用磺胺嘧啶钠注射液0.03-0.08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连用3~5天。磺胺嘧啶(SD)60毫克/千克体重、甲氧苄氨嗜啶(TMP)12毫克/千克体重混合口服,2次/日,连用1-7天。同时维生素c注射液10毫克/千克体重, 肌肉注射.2次/日,并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和口服补液盐等,减少应激,防止脱水。同时采取灭鼠措施,切断鼠,猫,水貂等之间的传播。不用含有弓形虫包囊的动物肉喂水貂。
弓形虫病是典型的多宿主寄生虫病,猫是共终宿主,因此应禁止水貂与猫接触,妥善处理猫的粪便,防止水貂采食猫粪中的感染性卵囊。 [中华养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