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疾病防治

  一、狐子宫内膜炎

  病因:狐在交配过程中,由阴道或子宫带进异物或感染物而致病。特别是交配次数较多的狐,感染的机率高。

  症状:本病对成年或青年种狐均有感染,多发生在交配后的七至十五天。病初表现食欲减退或不食,精神不振,外阴部流出少量脓性分泌物。严重时,流出大量带有脓血的黄褐色分泌物,并污染整个外阴部周围的被毛。患狐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常卧于笼网一角。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

  防治:及早发现,每头每次可肌肉注射青霉素四十万单位,每天二次,亦可用乳酸诺氟沙星,每千克体重一至一点五毫升,或者用乳酸环丙沙量,每头五毫升,效果较好。重患狐,可先用0.1%高锰酸钾或0.3%利凡诺溶液清洗阴道和子宫后,再用上述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预防本病要加强狐场的卫生管理,配种前要对笼舍用喷灯火焰消毒一次;对种公狐的包皮及母狐的外阴部,最好用0.1%高锰酸钾或0.3%利凡诺溶液擦洗一次,以消除感染源。

  二、狐貉皮肤瘙痒、断毛、脱毛症的防治

  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

  1.病因:疥螨虫。临床症状:皮肤红肿、剧痒,皮肤溃疡,形成黄白痂皮,似米糠状。侵害部位:真皮层(凿有孔洞,浅道)。防治措施:2%敌百虫或硫磺软膏涂擦患部,也可肌肉注射阿维菌素或通灭。

  2.病因:蠕螨虫。临床症状:毛囊周围有小红突起,皮肤溃疡、脓肿,有银白色皮屑。侵害部位:毛囊。防治措施:2%敌百虫或硫磺软膏涂擦患部,也可肌肉注射阿维菌素或通灭。

  3.病因:毛虱虫。临床症状:瘙痒难忍,啃咬皮肤和被毛,有鳞屑。侵害部位:皮肤和被毛。防治措施:0.5%蝇毒灵或25%溴氰菊酯涂擦患部。

  4.病因:吸血虱虫。临床症状:奇痒,动物惶惶不安。侵害部位:皮下毛细血管。防治措施:2%敌百虫或硫磺软膏涂擦患部,也可肌肉注射阿维菌素或通灭。

  5.病因:真菌感染。临床症状:被毛出现灰色圆形秃斑,毛易断,皮肤有痂皮。侵害部位:唇、鼻镜、肛门周围的皮肤。防治措施:2%碘酊或碘甘油涂擦患部。

  6.湿疹性皮炎。临床症状:病情发展迅速,局部瘙痒,脱毛。侵害部位:唇、鼻、耳、肛门、腋下、鼠蹊部皮肤。防治措施:消除致病因子,消炎平或皮康霜涂擦患部,肌注地塞米松2~6ml,1天1次,连用3天。

  以上病症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是加强卫生防疫,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笼舍、饮食用具等的消毒工作。

  三、狐喉疾病

  病因:原发性喉卡他的病因是感冒幼弱的狐更易感染。继发喉卡他发生犬瘟热、传染性胸膜炎、鼻疽及结核等病。

  症状:本病以咳嗽为主要特征。由于喉感觉过于敏感,故患狐的颈部常伸展并频频发咳。初期咳嗽短促粗厉,触其喉部反应过敏。狐、貉等动物后常引起呕吐。呼吸稍加快,体温略有升高,严重的病倒则呈现困难的深呼吸。

  诊断:根据咳嗽和异常的呼吸音,可以做出诊断。

  防治:除掉病因,应用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

  四、狐绦虫病

  病因:狐吃了含胞囊的肉,胞囊不能被消化,而且在肠道内适宜的温度和营养条件下,发育成幼虫,并用有钩的吸盘吸挂在肠粘膜上,吸收肠大量营养物质,身体逐渐增大、增大,最后占据整个肠道,这样,狐又能成为绦虫的最终宿主。

  症状:患狐初期无明显反应 ,中期由于虫体猛烈发育,患狐表现食欲亢进,后期患狐体质衰弱,腹部胀满,被毛蓬乱无光,有时呕吐、下痢,可视粘膜苍白,最后体力衰竭而死。在粪便中可见到排出的成熟白色的节片。

  防治:预防本病最好不喂含胞囊的肉类,即不喂养痘肉。如因饲料困难或因其他饲料价格较高,必须喂时,一定要将患有囊虫病的肉高温压处理后再喂。另外,处理含胞囊肉的用具也要进行安全消毒处理以防将胞囊带入饲料中。治疗可用我国传统中药南瓜子、槟榔各十克,喂服。喂前一般应绝食八至十二小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