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性搞好水貂养殖
水貂的等级尺码比例,直接关系到皮张售价与场内经济效益的高低。怎样提高水貂的等级尺码,一直是水貂饲养场
最为关心的问题。金州水貂场自 1990 年以来,面对国内外水貂生产大滑坡的被动局面,本着“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
要效益”的方针,在逐步深化企业内部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各项经济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狠抓生产一线的饲养管理和技
术管理工作,使全场水貂的等级与尺码,不但没有受到市场的影响而下滑,反而逐年提高,并且创造了建场以来的最高水
平,具体的等级与尺码比例详见表 1 。
金州水貂场是我国目前水貂饲养量最大的貂场之一,每年选留种母貂都在 14000 只左右。群平均育成 4.0 ~ 4.7
只,育成 56000 ~ 65000 只,取皮 53000 ~ 62000 张。为了在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该场在提高 水貂 等级与尺码方
面采取了以下三项有效的管理措施。 骨粉 1 克 ,食盐 0.5 克 ,鱼肝油 1500 国际单位, V
E 油 10 毫克, V B1 10 毫克, VC12.5 毫克,在生产关键时期补充适量的奶、蛋、肉等。
(二)饲料的给量。根据水貂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在不浪费饲料的前提下,满足供应,能吃多少给多少。该场几年来各
月混合饲料公母平均经验给量分别为: 6 月 265 克 , 7 月 445 克 , 8 月 475 克 , 9 月 480 克 , 10 月
500 克 , 11 月 510 克 ,混合饲料中鱼、肉、谷物、蔬菜和水的重量比分别为 50.07% 、 4.00% 、 5.87% 、
6.65 ﹪、 33.4 ﹪。早晚分饲比例为 35 ﹪、 65 ﹪。要求在具体喂食时,还要根据每只个体的类型、性别、年龄、
体况、食欲等多方因素区别对待。
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按照上述饲料的配比和给量,对提高水貂皮的等级与尺码是大有益处的。
把好生产质量关
在技术管理方面除了各项常规管理工作外,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精选良种 在选种标准上,坚持把毛绒品质放在首位。从 1990 年开始成立了质量管理监察小组,对全场种兽的毛
绒品质进行了综合评定,确定育种核心群,一般生产群和淘汰改良群,每年场内串换种兽都在 2000 只左右。在具体选
种过程中,初选由饲养员负责,复选由技术员负责,精选定群由质量管理监察小组把关,从而大大提高种兽的毛皮质量,
为生产高等级大尺码的貂皮打下了育好基础。
(二)加强仔兽补饲。 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加强仔兽分窝前后的补饲工作十分关键,它对仔兽以后的生长发育、体长
大小影响很大。为此,金州水貂场每年从 5 月 20 日起 到 6 月 30 日 止,分别对窝内的仔兽和分窝后的仔兽补饲不
同剂量的奶、蛋、肉等。分窝前补饲:每窝补奶 40 克 、蛋 10 克 、肉 10 克 ;分窝后补饲:每窝补奶 10 克 、
蛋 5 克 、肉 10 克 。
(三)满足育成期的食量供应。 育成期水貂生长发展快、食欲旺盛、采食量大,此期饲料供给的原则是在不浪费饲料的
前提下满足供应,对个别能吃的幼兽进行 2 次补饲。 7 月中旬到 9 月份,天气比较炎热,早食尽量提前,晚食尽量错
后;另外,为了刺激水貂食欲,每周还停喂早食一次。
(四)搞好换毛期的活体梳毛工作。 每年秋分以后,夏毛逐渐脱落,冬毛陆续长出,此期水貂身上会附着大量的缠结
毛,如不及时梳理会影响冬皮质量。因此,此期除了搞好笼舍卫生,修补破旧笼箱外,还要搞好活体梳毛工作。特别是饲
养密度大,通风条件差的笼舍更有必要。
(五)取皮期各道工序严格把关。 水貂场每年取皮分为处死、剥皮、机器刮油、手工刮油、检修、洗皮、上楦、烘
干、验质、保管及皮张整理等几道工序进行。为了尽量避免人为的伤残,造成不必要的皮张降等,各道工序都设有专职的
质量检查员,负责各道工序的质量监督工作,同时取皮期实行计件工资或奖金,把每个人加工貂皮数量和质量与工资和奖
金挂钩,每造成一张残皮,视其情节轻重扣 5-50 倍计件工资或奖金,从而最大限度的控制了认为伤残而造成的皮张下
降等.
由于采取了上述有效的管理措施,使该水貂场的貂皮等级与尺码逐年提高,受到了国内外的客户的欢迎,在貂皮市
场最差的几年里,公母皮平均售价都在 125 元以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