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皮毛产业40多年发展路历程

  繁荣的昌黎皮毛交易市场。(图片由昌黎佳朋集团——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提供)

  昌黎的皮毛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一些脑筋活络的昌黎人大胆从东北引进乌苏里貉等优良品种养殖,带来了种地之外的丰厚收入,引得其他人纷纷效仿。昌黎发展皮毛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良好的土壤、气侯和生态条件非常适合养殖毛皮动物;丰富的渔业资源为毛皮动物所需的动物蛋白提供了充足的保证;深厚的种植产业和农村劳动力资源为发展皮毛产业奠定了基础。

  如今,全县毛皮动物养殖覆盖全县域17个乡镇区,养殖户达2.8万余户,近几年养殖总量始终保持在800至1000万只区间,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貉皮生产基地。昌黎核心区貉取皮数量,分别占全国、全省取皮总量的40%、60%;狐取皮数量占全省的20%。占地330亩的昌黎皮毛交易市场,市场年交易皮张1600万张,活体50万只,皮毛商贸企业上百家,活跃在市场的经纪人近万人,成为享誉全行业的优质皮张供应基地和集散地。昌黎获得“中国毛皮产业化基地”“中国养貉之乡”美誉。2019年,“昌黎貉皮”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被确定为全国乡村特色产品,荒佃庄镇被确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咱们昌黎养貉子、狐狸,可不光是养殖户挣到钱了,兽药、饲料、笼具等各个行业都发展起来了,比如说给毛皮动物提供饲料的厂家就有12个,这些上下游行业都是皮毛产业带动起来的。”河北昌黎经济开发区招商和投资促进局局长张永生说。此外,昌黎县在毛皮动物防疫、良种繁育方面也建立起先进体系,在良种繁育中运用跨品系杂交,确保优势性状进一步纯化;拥有唯一省属预防兽医学实验室,有基层动物防疫监督分站 8 个,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80余名,在疫病防治中利用三级联控联防体系,确保了昌黎产区多年未发生大型疫情。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昌黎皮毛产业集群已形成了全产业链条发展,带动全县毛皮动物养殖、皮毛购销、饲料等生产资料经销、皮张加工及皮张销售等各类从业人员10万余人增收致富。2022年,全县皮毛产业集群总产值142亿元,同比增长9.2%;实现税收1260万元,同比增长27.9%。2023年第一季度,集群营业收入25.194亿元,同比增长10.21%;实现税收312万元,同比增长7.59%。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