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动物养殖中的几个实际问题

  中国的毛皮动物养殖业近几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多数养殖场、户都有利润。硬件、软件均能适应的大中型养殖企业也能稳步发展。由于这样好的形势招致了更多的资金投人到特种动物养殖行业中来。加之前几年的误导风,使养狐专业产生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今年众多的养狐户转向了养貂。本人虽从局部看也认为问题多多。下面谈点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

  一、规模问题

  特种毛皮动物养殖在市场经济的促使下,发展到了无政府状态。现在谁也说不清全国养殖的狐狸水貂貉子到底有多少万只?两年前在北京的一次高层研讨会上估计狐狸有1000 万只,水貂有2000 万只。今年10 月我们在胶东半岛调研时,发现仅威海地区今年就新增水貂种兽,有1000 万只之多。全国将增加多少?可想而知。农民有资金有土地能养就养,政府也指导不了,出现了见母就留的局面。新的资金来源也加入到了毛皮动物养殖这一行业。新场一上就是几千只种兽。更为严重的是又出现了炒种,炒白种,前年炒白狐,去年炒白貉,今年炒白貂,炒彩狐的苗也快出现了,实际上这三白的市场到底有多大的需求?众多的养殖户并不了解。盲目投资的原因是缺乏市场的了解,我国目前没有权威性的行业协会。对国内外毛皮市场需求、对毛皮动物产业的发展方向、规模、品种、饲养技术、饲药供需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没有指导性的意见。这应引起农业领导部门的重视了。否则又会出现供大于求,消耗掉仅有的资源,养出些劣等毛皮动物,致使皮价下跌出现伤农的局面。

  二、品种问题

  蓝狐近几年经过从国外引种、杂交改良已有大的起色,部分地区、单位、狐的毛皮质量有所提高,但市场已供大于求。可是水貂貉子、银狐方面的品质尚相差甚远。水貂是长毛貂较多,貉子毛皮颜色市场有了新的要求,银狐的问题是毛色不正,银毛率分布不均等… … 。盲目的扩群见母就留,谈不上选择良种,建立不起种兽基础群,2 一3 年后大批次等毛皮上市,致使皮价下滑,卖不出价的仍是那些次等毛皮,优良的品种和优质的毛皮,就算市场饱和,皮价降低的时候,质高的皮价仍然会高于次皮很多,起码能保住成本,但次皮就很难说了,又会出现一批杀种养殖场户。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又会有一批养殖场户和成本高的企业相继下马。市场的竞争是无情的。今年除水貂种兽猛增之外,银狐和貉子种兽也新增了不少,所有这些应引起新的养殖户的注意!应有危急感的意识。解决的办法应是控制规模、改良品种、提高饲养技术、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成本。才能在市场皮软时不至于倒台。

  三、饲料问题

  毛皮动物养殖业,它所需要的饲料基本上是以鱼类产品、动物类产品为主,对植物类产品的需求能达到满足需要。但目前鱼类产品奇缺价格升高。养殖规模的增加,鱼资源相对减少,动物性饲料也不稳定,鲜料减少了只有靠干料。就连海边上渔业大队养的水貂也是吃从韩国进口鱼头。目前国内生产干饲料的厂家有数百家之多。(广告满天飞,一天接待数次推销人员,有全国销量“第一”的数家,有自称质量“第一”的数家,有自称具有各种特长的数家等… … 。)我在几家兄弟养殖场,看到采取同时吃几种品牌饲料的做法,问其原因是对干饲料不放心所以用料时各种取一点混合使用、这样危险性变小。遇到供料不及时时可以避免断顿。我看到也有吃8000 元一吨洋饲料的,总之五花八门 ,很少能看到在一家养殖场几年中专吃某一种棍牌饲料,看他的产仔率、兽群的毛皮质量,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评价出该饲料的优劣。饲料的质量是重要的,是养好兽群的重要条件之一,但也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干饲料需要干、鲜搭配,不同生物学时期需调整干、鲜料的配比,用谁的干料,自配料部分也要用谁的浓缩料来添加,只有这样方能显示出该料的优劣。同时饲养管理也要跟上,混合料的浓度,除哺乳期外,一般能用筷子夹起来为原则,芬兰皆是这样。那种用水活稀汤的喂法就是用再好的料效果也差。喂鲜料适口性好,但是喂鲜料的资源不稳定,买到什么吃什么?这往往会造成饲料中的蛋白质、能量的含量忽高忽低不稳定、需要蛋白质高时,蛋白质含量却不够?不需要高能量时,高能量却出现了等现象,实际原因是不会计算饲料单或计算不准。所以我建议行业同仁选择优质干料实现干鲜搭配,既能确保生产稳定,又能减少病源,也可降低成本,在自配料部分要确保,鱼类、肉类新鲜,增加适口性。

  四、管理问题

  现在国内北方地区,参加毛皮动物养殖的有千家万户。小规模家庭养殖一般不聘饲养员,基本是亲自操喂,往往产仔率较高,效益较好,对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必须聘请饲养员。除品种、饲料条件外,又一重要的问题就是饲养员的素质高低问题了!企业管理要严格,饲养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关健,同一品种的种兽,用同样品牌的饲料,同样的饲料单,但产仔率的高低和毛皮的质量却不一样。例如大连金州养殖场有几十年的历史,基本是国有职工,水平高,人员稳定产仔率高,又如蓬莱刘家旺貂场,大批饲养人员是从姑娘时期就养貂,现在都50 多岁了还在养貂,都成了养貂奶奶了。他们的产仔率每年都稳定在4 一5 个左右。所以要搞好企业首要任务要培养提高饲养人员的素质,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相对稳定住饲.养人员,不能走马灯的换,这样就养不好,提不高。怎样稳定员工队伍,这不仅仅是单靠提高工资的问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提高待遇,高水平的饲养员,被挖走从正面想也是正常的,人往高处走吗,但也要问自己为什么没留住人?主要还是全面关心不够。毛皮动物养殖业,目前真正很规范的大企业不多往往是家庭式养殖场户较多,所以高水平有学历的人往往留不住。我劝业主们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目前最难的是用人,事情是靠人做的,只有业主自身先提高,去尊重人才,下工夫去培养人才,实行多劳多得的承包责任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方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完成他们的承包任务,这样对劳、资双方都有利。我们企业十多年来也有许多深刻的教训,希望通过互相交流能共同提高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