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期
1.定义: 是指 动物以体格的生长、发育为主要生长内容的特定生长阶段。 2.生长发育期阶段的划分: 1)理论上划分: 从妊娠后期到开始长冬毛。 这是一个完整的、新生个体全方位的生长、发育阶段。如果我们要获取 动物最大的生长个体,从一个新的生命着手,才是最完整的生长阶段。 新的生命,在妊娠前期和中期这20多天里,主要是完成各种器官的分化,主要表现在器官种类和形状在质上的变化,新生命重量的变化不显著。 从妊娠的后期开始,到进入冬毛生长,这一个阶段,是毛皮动物较长的生长时期,是属于器官和身体在重量上快速发育的时期。 因此,理论上的生长发育期是从妊娠的后期开始,一直到开始长冬毛才结束的一个生长阶段。 这种划分方法的优点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毛皮动物的生长潜能,达到动物个体最大的生长极限,但是,缺点是不好判断,操作难度较大。 2)传统的生长发育阶段的划分: 从分窝到开始长冬毛。 这是在毛皮动物饲养的100多年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这种划分方法的优点是有利于操作。但是,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充分地发挥动物的生长潜力。导致毛皮动物的最终个体较小。 3)科学划分: 从产后20天左右(早的从15日龄开始计算)到开始长冬毛。 产后20天左右,是毛皮动物幼崽开始采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如果我们的饲养方法不当或者不是给予特制的饲料,就会导致轻者拉稀,重者形成个体僵化(毛皮动物小崽的身体始终长不大,形成僵崽)、甚至死亡。从产后20左右天开始,是我们养殖户能够直接对毛皮动物小崽给予照顾的开始时期。这个时期,开始给小崽喂以优质的特制饲料和给予特殊的照顾,就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明显地提高毛皮动物的生长个体的质量。 在这里,我把生长发育期的时间已经提前了接近一个月。 3. 生长发育期包含的阶段 1)诱饲期: 从小崽开食(15日龄~23日龄)到分窝。 由于毛皮动物小崽逐渐长大,而母兽的泌乳的数量是有限的,并且,乳的质量会逐渐地降低。因此,仅靠吃乳,越来越不能满足小崽生长的需要。小兽逐渐地处于饥饿状态。因此,母兽会将自己吃的饲料衔回到产仔箱中,给小崽吃。母兽的胃肠是发育成熟的,而小崽的胃肠却没有发育完全,并且缺少多种的饲料消化酶。因此,如果让小兽直接吃母兽的饲料,就必然会出现拉稀、腹泻的现象(传统生产中叫“换肚子”)。 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应逐渐给予小兽少量的容易消化、营养丰富、配比科学的特制饲料。母兽首先尝到好吃,感觉安全后,由于天生的护仔、爱仔性,母兽会将专门给小崽的特制饲料衔进产仔箱给小崽吃。当然,如果母兽在感到自己本身营养很缺乏的情况下,它们会先保存自己,让自己先吃,存活下来后才再会给幼崽吃。但是,这种情况,在现在的饲养户中出现的不多见。 这个阶段是通过母兽的教导,使幼崽学会吃饲料,逐渐的形成以吃饲料为主,吃奶为辅的状态。 2)快速生长期: 从分窝到夏末。 这个阶段,是整个生长发育期中,生长性能最快的阶段。体内的同化作用很强,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数量和种类都很强烈。 提供安全的、优质的饲料和注意防暑降温,是这个阶段最为重要的工作。 3)生长成熟期: 从夏末到长冬毛初期。 这个阶段,毛皮动物的个体长度的生长速度相对地减缓。而主要在体重的增加上表现明显。 毛皮动物的内脏器官发育逐渐成熟,生理功能也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因此在饲养管理上相对比较轻松一些。 4. 生长发育期阶段细化的意义: 更好的按照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去饲养、管理毛皮动物,使其生产成本更低、生产性能更大、经济效益更好。 1)充分地发挥毛皮动物的生长潜能,尽可能地使毛皮动物的体格更大。 2)按照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地饲喂生长期的毛皮 3)根据不同的发育阶段,科学地管理毛皮 4)有效地预防由于饲养不当引起的腹泻或死亡,减少损失。 5)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6)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