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水貂尿结石

 

   水貂养殖过程中,因饲养管理失宜,水貂尿结石时有发生,多见于断奶后的幼貂,尤其是公貂更多见,而成貂发病较少。由于不能进行有效诊治而导致水貂死亡,从而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发病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在6~8月份,特别是炎热潮湿的季节,营养良好的幼貂突然发病,尤其是公幼貂。病貂表现精神不安,后肢叉开行走,排尿时尿液呈点滴状,有的排出血尿;尿道口及腹部被毛浸湿,腹围增大。触摸耻骨前缘时可摸到膨满的膀胱,压之敏感,同时可摸到细碎的结石;有时触摸膀胱空虚,冲击式触诊腹部时有拍水音,此时进行腹腔穿刺会有大量的淡黄色或淡红色的液体流出,有尿臭味,往往混有砂石样物质。慢性病例多表现步态不稳,后肢麻痹。有的水貂未见任何异常突然死亡。
  剖检:主要病理变化是肾脏和膀胱内有大小不等的结石,结石周围组织有炎症变化或出血、溃疡灶、膀胱充盈。母貂死亡主要是输尿管结石,主要是肾脏水肿到数倍大小。诊断时可跟据主要死公貂,母貂死亡很少做出初步判断。
  发病原因
  1、长期饲喂富含矿物质过多的饲料,有的水貂在饲养过程中,在日粮中长期超比例给予饲料,特别是鸡架、鸭架(钙含量高)超比例添加,从而易形成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为碳酸钙尿结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引起本病的发生。
  2、由于维生素A缺乏,可使中枢神经调节盐类形成的功能发生紊乱,导致尿路上皮角化及脱落,促使尿结石的形成。
  3、饮水缺乏,炎热的季节,水貂通过大量饮水调节体温变化,还有小貂分窝时水碗太高,小貂够不到,喝不到水。此时如果饮水不足,就会使尿液变浓,盐类浓度过高,尿液排放量小,小的结晶不能及时排出,容易出现大块尿结晶而形成尿结石。
  发病机理
  尿液理化性质的改变 尿液的pH值改变可影响一些盐类的溶解度。当尿液潴留时,其中尿素分解生成氨,使尿液变为碱性形成碳酸钙、磷酸钙、磷酸铵镁等尿结石;而酸性尿液容易促进尿酸盐尿结石的形成,尤其尿中柠檬酸盐的含量下降,容易发生钙盐沉淀形成尿结石。
  泌尿系统发生感染 当肾和尿路发生感染时,尿中细菌和炎性产物积聚,可成为盐类结晶的核心,尤其是肾脏的炎症,可使尿中晶体和胶体的正常溶解与平衡状态破坏,导致盐类晶体易于沉淀而形成尿结石。还有尿道发炎容易行成尿道狭窄,使尿液在膀胱绪集,尿酸盐沉淀形成结石。

  诊断方法
  完全性尿道阻塞,可根据排尿障碍、触诊膀胱内有尿结石或尿砂进行确诊。不完全性尿道阻塞,可根据病貂行为表现作出初步诊断,为了确诊应根据病理剖检的结果作为诊断依据。

  防治措施
  为预防尿结石的形成,分窝后可按饲料量的0.8%添加75%磷酸液(或20%氯化铵液),使日粮的酸碱度为6.0;每只貂每天1~2mL,连用3~5d,停药3~5d,如此反复饲喂1个月。实践证明: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食用醋,可有效地预防尿结石的发生。

  保证钙和磷的比例及足够的维生素A,避免钙或磷过高。同时保证水盒内的饮水充足。

  对不完全阻塞的病貂,早期应用乌洛托品0.2g,氨苯磺胺0.1~0.2g,萨罗0.2~0.3g,碳酸氢钠0.2~0.3g,内服,每天1次,连用7d。亦可采用中药疗法,其组方:海金沙10g,金钱草30g,鸡内金30g,石苇10g,海浮石10g,滑石5g,粉碎后100只貂内服。

  保证充足的饮水是预防水貂尿结石的最有效办法,仔貂饮水不足的根本原因是水盒高喝不到水,建议在水盒下放砖让仔貂多饮水。

 

责编:刘美玲 夏钰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