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种、取皮忙不停
(一) 引种的实施
1. 掌握引种的适宜时间
引种最适宜的时间是秋分季节(10月上旬)至冬至季节(12日下旬)。此时幼兽已生长发育至接近成年大小,正处于秋季换毛或冬毛成熟的明显时期,毛皮品质的优劣已见分晓,加之此时气候已比较凉爽,更便于运输的安全。
必要的时候(如种兽优良而货源紧缺),也可以在幼兽分窝以后抢先引种。此时可引进当年出生较早的幼兽,但对其成年后的毛皮品质不便预测观察。
2. 搞好种兽的挑选
种兽的挑选是引种最关键的问题。挑选种兽一定要按前文“种兽选择标准”严格进行,并要慧眼识兽,以防场家以老充小、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如以杂交改良冒充原种纯繁兽等)的现象出现而上当受骗。
3. 挑选种兽要集中观察
最好让场家把挑选出来的种兽集中于一处饲养,以便引种者留心观察种兽的采食情况,剔出食欲不好和错选的品质不佳者。种兽启运前要编好顺序号,并记录各个体的系谱资料。
4. 做好种兽的运输
(1)办理检疫手续:种兽运输前一定要办好检疫证明,办理好车辆消毒和消毒证明,以备在运输中被查验时使用。
(2)种兽喂食和饮水:运输前最好喂给种兽常规数量的食物,切勿喂得太饱,充分保证种兽饮水。
(3)单笼装运:种兽装在特制的运输笼中,单笼运输,不允许2只一笼或多只一笼运输。种貂运输笼5只一组,尺寸不小于长50厘米、宽120厘米、高25厘米。
种狐、种貉运输笼2只一组,尺寸不小于长60厘米、宽80厘米、高40厘米。种兽装笼时要在笼上做好顺序标记,以防运回后系谱错乱。
(4)不停留地运输:种兽装笼、装车启运后,尽量缩短中途停留的时间。
(5)防雨防晒:种兽运输不宜装在密闭的车箱内,种兽笼的上方应加盖苫布防雨防晒。
(6)途中少量喂食喂水:运输时间短(3日内)途中可不喂食,但要少量提供饮水,运输时间长(超过3日)时,除应多添加饮水之外,每日应喂给少许食物1次。喂水时少添勤添不要让水盒内饮水沾湿种兽的毛绒,以防种兽感冒。
5. 加强到场种兽的管理
(1)暂放隔离场内饲养观察:新引进的种兽不能直接放在场内饲养,应在单辟的隔离场或隔离区内暂养观察一段时间(2至4周),确认健康无疾患时方可入场内饲养。
(2)到场后先饮水后少量喂食:种兽运抵场内后迅速从运输笼内移入隔离饲养的笼舍内,先要添加足量饮水,然后喂给少量食物,以后逐渐增加,2至3天后再喂至常规量。以防种兽因运输后饥饿而大量采食,造成消化不良。
(3)及时补注疫苗免疫:引种时应确认场家是否已对种兽进行犬瘟热、病毒性肠炎和脑炎疫苗免疫,如场家未进行,则应在运输前及时补注这些疫苗进行免疫。
(4)运输工具消毒处理:对所用运输工具,特别是运输笼要及时清理和消毒处理,以备再重复使用。
(二)取皮时间
1.季节皮取皮时间
水貂、狐、貉正常饲养至冬毛成熟后所剥取的皮张称之为季节皮。季节皮适宜取皮时间一般在农历小雪至大雪(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期间。但受饲养管理和冬毛成熟情况所制约,冬毛期饲养管理良好可适时取皮,如果饲养管理欠佳,会使冬毛成熟和取皮时间延迟。
2.埋植褪黑激素皮取皮时间
埋植褪黑的皮兽一般在埋植后3至4个月的时间内及时取皮,超过4个月的时间内不取皮,会出现脱毛现象。
(三)毛皮成熟鉴定
取皮前要对皮兽个体进行毛皮成熟情况鉴定,成熟1只取1只,成熟1批取1批,确保取皮质量。冬皮成熟的标志如下:
1. 全身被毛灵活一致。全身被毛毛峰长度均匀一致,尤其毛皮成熟晚的后臀部针毛长度与腹侧部一致,针毛毛峰灵活分散无聚拢;颈部毛峰无凹陷(俗称塌脖);头部针毛亦竖立。
2. 毛被出现成熟的裂隙。冬皮成熟时动物转动身体时,毛被出现明显的裂隙。
3. 皮肤颜色变白。冬皮成熟时,皮肤颜色由青变白,剥下的皮其皮板颜色变白。试剥观察冬皮成熟情况,达到成熟标准时再正式取皮,达不到标准时,则不要盲目剥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