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养三注意可免把亏吃
一、摆正位置
特种养殖业的市场特殊性决定了它只是常规畜牧业的有益补充,虽然它对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有一定的作用,但它在畜牧业中仍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因此不能把它作为主业进行重点发展。
二、莫信炒作
由于一些媒体的盲目宣传和过分炒作,一些农民致富心切,盲目引种,结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如海狸鼠、黑蚂蚁、白玉蜗牛(福寿螺)等特养项目。
广告宣称白玉蜗牛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在国外和沿海地区供不应求,但实际上白玉蜗牛口感较差,市场很小。
任何商品都是“物以稀为贵”,“炒种”只是短期行为,一旦供需比例发生变化,价格也就随之发生变化,盲目引种者往往多吃此亏。例如乌鸡、野鸭,由于环境条件变化、饲料变化、饲养周期缩短等诸多原因,使其自然风味保留甚少,目前已与草鸡、家鸭价格相差无几。
三、勿盲目发展
由于各地发展特种养殖业一哄而上,养殖户缺乏必要的养殖知识,再加上引种较贵,大部分养殖户采用近亲杂交的方式,结果造成特养品种的退化,特种养殖带来的回报大多不尽如人意。
任何特养产品在没有端上百姓餐桌、穿在人们身上之前,都不是最终商品,也就谈不上价值多少。如引进一只鸵鸟需2万美元左右,饲养一公两母的最小鸵鸟场,仅设备投资就需要万元。虽然目前我国已花巨资引进种鸵鸟,但出口创汇仍屈指可数。现在仍然有人大谈鸵鸟浑身是宝,实际上饲养鸵鸟投入大,饲养周期长,真正能作为商品销售的很少。
因此,选择特养项目不能只看眼前,一哄而上,盲目发展,要有长期打算,更应考虑我国目前的国情和你自己的经济实力、饲养环境条件以及饲养经验等。(中国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