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兔产品出口下滑的原因及对策
一、兔毛
我国兔产品历来属于外向型出口商品,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很大,什么时候兔产品出口量大、卖价高,兔农就增收,兔业就发展;反之,兔业就处于低潮。兔产品出口已给我国创造了大量外汇收入,从20世纪50年代起到入世前的2001年止(我国是2001年11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的),我国累计出口兔毛14万吨,创汇26亿多美元,出口兔肉87万吨,创汇13亿美元,再加上兔皮及其加工制品,小兔子已为国家创汇50多亿美元。特别是兔毛出口创汇最多,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兔毛出口的黄金时期,连续10年年均出口5484吨,创汇1.44亿美元,兔毛成为当时我国年出口创汇超亿美元的骨干商品之一。由于当时兔毛出口形势好,卖价高(1985年兔毛出口单价曾高达39美元,内销价也曾卖到每公斤240元),因此引出国内“毛兔热”。但到1987年兔毛价格就开始下降到每公斤80-100元,1992年下半年竟降到每公斤60元左右,还很少有人收购兔毛。兔毛市场波动较大,以浙江新昌兔毛市场为例,去年全国平均价格是每公斤126元,今年上半年平均价格是104元,近两月已降到每公斤98元,再度出现“卖毛难”,这都与兔毛出口下滑有关。我国从1954年开始出口兔毛,至今已有52年的出口历史,兔毛市场波动屡见不鲜,低潮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一年如1982年,长达7年如1987年至1993年等。现就入世前后5年我国兔毛出口情况对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