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鸽行情持续上涨,肉鸽业健康发展要有对策

  我国肉鸽消费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力,但要形成一种科学的、可持续的、产、学、研合作的模式,还有待于各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图片

  政府对养殖规模和区域分布的科学规划

  政府应根据我国肉鸽养殖数量、地理分布、消费潜力等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引导,使肉鸽养殖量与消费量相匹配、区域分布科学规划。同时制定政策,吸引大资金加盟,加大科研投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肉鸽品牌。其次,引导塑造良好的营销平台,使养殖户对养殖数量、销售有预期的预测,而不是盲目生产。

  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肉鸽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大多是农民,知识水平普遍偏低。我国肉鸽产业要取得长足进步,必须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吸引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参与,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肉鸽系列技术创新

  我国肉鸽产业要想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必须加大科研成果在行业中的份额,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目前,我国肉鸽养殖品种比较杂乱,饲料营养标准不统一,免疫程序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另外,由于鸽子“一夫一妻”自然交配和亲鸽直接带奶的习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肉鸽产业的发展。目前肉鸽饲喂、添加保健砂、清粪、并蛋、并仔、垫片及水槽的清洗、放置等工序几乎全由饲养员手工完成,程序繁杂,劳动效率低;饲养效果与饲养员的经验密切相关,往往无法充分保障种鸽的生产潜力和生产指标。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科研投入与进步:建立科学的肉鸽良种繁育体系,培育我国有竞争力的肉鸽品种品种;建立科学精准化肉鸽营养标准、加强疾病控制技术研究,优化肉鸽免疫程序,建立疾病防治及免疫标准、加大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养殖技术模式探索与研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