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浙产肉鸽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据悉,浙江省培育的肉鸽新品种——“翱丰1号”已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这是浙江省首个、全国第三个通过审定的肉鸽新品种。
作为肉蛋两用品种,“翱丰1号”具有优质、早熟、高繁、抗逆性好、体型适中等特性,可以作种鸽出售,也可以作为肉鸽、蛋鸽养殖,可兼顾肉鸽和蛋鸽市场需求。
在平阳县敖峰鸽业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鸽中“新秀”——“翱丰1号”鸽子。一排排鸽笼整齐排列,笼内鸽子体型肥硕、毛发雪白光亮,不时发出“咕咕咕”的叫声,每只鸽子脚上都戴有一个脚环。“这个脚环是它们的‘身份证’,方便技术人员不定期监测、跟踪鸽子的体重、饲料消耗量、生长情况、繁殖性能等,通过这些数据建立‘族谱’,就可以优胜劣汰不适合作种鸽的鸽子。”敖峰鸽业负责人温积辉向记者介绍。
从2012年起,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禽遗传育种团队联合平阳县敖峰鸽业有限公司、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单位,着手开展肉鸽新品种培育工作。省农科院禽遗传育种团队专家卢立志告诉记者,“翱丰1号”历经12年七世代的培育,80周龄可产雏鸽22.6羽,育成期成活率达96.4%、生产期存活率达96.3%,受精率达92.3%、受精蛋孵化率达90.2%。而且,“翱丰1号”产蛋量高、生长周期短。据测算,在自然生产情况下,1万对“翱丰1号”年出栏雏鸽约14万羽,产鸽蛋17.6万枚。“普通鸽子需要6—7个月才能长成,‘翱丰1号’只要5个半月就可上市,缩短了生长周期,降低了人力和饲养成本。”温积辉介绍,与一般白羽王鸽相比,“翱丰1号”肉鸽年出栏乳鸽约增加10.8%,1万对种鸽能帮助养殖户年增收35万元左右,而且肉的口感和风味较市面上的鸽子更好,竞争优势明显。
“接下来,我们打算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化发展,把种鸽核心群增加到10倍以上,每年面向全国推广30万对至50万对。”温积辉信心满满地说。(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