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村金融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积极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2007年以来,贵州省农村信用社按照“乡乡有信合网点,村村有信合服务”的目标,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消灭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至2009年底,全省农信社增设网点78个,设立便民服务点165个,成为了全国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行动最快,力度最大,布点最多的典型省份,努力实现全省行政乡镇的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100%目标,发挥农村金融在加快贵州城镇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推进城程化进程呼唤农村金融网点的全覆盖
让所有人都享受到平等的金融服务,是近年来国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的一个新的目标,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个基本要求。
2007年来,贵州省联社分期对全省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经济状况、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本着既能为边远山区的农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又能够夯实“三农”基础、促进自身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之作为省联社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指导全省各联社制定网点建设规划和目标,采取设立固定营业网点、开展定时定点服务等方式推进金融机构空白乡镇金融服务工作。截至2009年末,全省农信社增设了固定营业网点78个、设立乡(镇)便民金融服务点185个。同时,为填补边远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空白”问题,全省农信社还建立了4210人的支农联络员队伍,部分联社还在村级设立了43个“村级服务店”、“驻村金融服务办”、“村级便民服务点”等机构,进一步健全了服务网络。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机构空白乡镇营业网点的全覆盖,为促进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是使广大农民享受到了基本的金融服务。二是积极承担地方政府和各涉农部门的代理兑付工作,充分利用省联社“信合惠农一折通”业务平台,确保全省1494个乡镇740万农户涉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发放到户。三是解决了偏远地区农民、企事业单位融资难问题。在开展便民服务点的地区,大力加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业务;积极为个体工商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贷支持,有效地满足了农户和企事业单位的融资需求。
农村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网点建设面临的困难
网点建设成本高,亏损严重。经济决定金融,由于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大多位于边远贫困山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环境恶劣、业务量小,所建网点不仅达不到保本点,而且各种费用还有所增加,可能面临长期亏损。以贵州省开阳县翁昭村便民服务点为例,建设该服务点硬件投入要20万元左右;员工需要4人,加上房租、水电、网络、监控、保安等费用,这个点每月支出大约4500元,一年下来就要5万多元。而这里每月的交易量只有500笔左右,交易金额相对较少,贷款量就更少。从盈利及成本核算考虑,亏损在所难免。据测算,全省新增一个服务点所产生各项费用使设一个服务点平均每年增亏约30万元,全省263个网点约亏损8000余万元。
代理业务繁重,可开发金融资源较小。由于金融空白乡镇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力,产业特色不突出,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突出,大部分农户无闲置资金存入信用社,无贷款需求发展生产,有需求的也怕承担风险不敢贷款,导致可开发金融资源较小。各个服务网点建立以来,业务主要以兑付农村低保和惠农直补为主,任务十分繁重。大部分网点营业时间基本从上午开门到下午下班为止,营业窗口常常人满为患,排队时时延伸到门外。低保、直补业务的大量办理,使网点建设的成本进一步提高,在增加打印凭证费用的同时也加速了机器设备的老化,增加了机器设备的维修和更新费用。同时,大量的人工投入也在增加费用。随着国家“家电下乡补助”等新的惠农措施的开展,农村信用社承担的此类代理业务还会增加,排队现象的严重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占据了大部分营业时间和空间,对其他客户一般业务的办理形成了较大冲击,还造成其他客户的流失。
网点地处偏远,安全运行难。250个金融空白乡镇大部分位于全省50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往往地处偏远山区,经济落后,山高路远,环境恶劣,普遍距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道路状况差,网点和流动点现金押运及网点运行面临较大安全隐患。此外,一些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电力、通讯供应不稳定,给网点正常经营带来极大不便。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信贷风险大。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的主打品牌业务,一直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农户信用是决定贷款质量的关键因素。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营业网点办理小额信用贷款扎根的是更加落后贫困的山区,服务的是更加弱质的农业和贫困的农民,由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居住地分散边远、农村信用社宣传力度欠缺等原因,农民金融知识匮乏,加之由于小额信贷是无需抵押担保的,某些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如果有个别借贷不还的示范效应发生,就很容易造成拖欠贷款行为的大面积蔓延。而农村执法难度较大,小额农贷分散,其执行成本高,因此难以对借款户的不良信用行为给予有效的法律约束。加之由于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农户无力按期归还贷款,农村金融环境处于“亚健康”状态等,致使信贷风险较大。
农村信用社发展阻力大,自身“以城补乡,以丰补歉”能力还不强。一是包袱重,风险大。虽然2009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全额兑付了88个县(市、区)农信社专项央行票据10.53亿元,消化了一些历史包袱,但由于长期承担绝大部分政策性支农业务,50年来累积的历史包袱仍然很重,风险状态依然严峻。二是竞争大,发展难。由于农信社服务对象的弱势性、支持产业的低效性,以及农信社机构点多面广、基础设施落后等特殊性,使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上面临一定的困难。同时,农信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三是对农村信用社的歧视政策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些上级部门出台对农信社的歧视性开户政策,规定下属机构“只能将资金定期存入国有商业银行”,这种需要由农信社承担信贷支持责任,又不让资金存放到农信社的作法,不利于基层农信社支农工作。
对空白乡镇金融网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第一,要在政策上扶持,降低金融空白乡镇网点营运成本。今年中央财政专门出台了文件,规定“中央财政对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按其当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压力。但从目前全省263个网点的运行情况来看,按贷款额来进行补贴,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压力仍然很大。如前所述,在贵州贫困山区,由于种种原因,农户办理贷款的面还较小甚至没有,如在国家级贫困县紫云自治县火花乡、达帮乡,两个网点共投入基建装修资金72万元,办公及电子设备28万元,2009年6月开业,逢赶集日到乡镇为农户办理金融业务,开业以来至2010年5月,两个网点共办理存款5333笔,1072万元,通过“惠农一折通”兑付各项惠农款10371笔,923万元,为农户存取款提供了很大方便,深受当地政府和农户的好评。然而两个网点开业至今贷款额却为“0”,没有农户前来办理贷款。这就意味着,两乡的网点严重亏损不说,还不能享受国家的费用补贴。
金融服务全覆盖,让农民都享受到平等的金融服务,是一项深得民心的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在通讯通道、营业用房、费用补差、安全保卫、消防要求等方面为网点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加大对服务网点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应给予农信社优惠的财税政策扶持,如对亏损的空白乡镇金融机构免征营业税;对盈利的机构给予减征或免征所得税,用优惠的税收政策,降低农信社经营成本,用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农信社服务创新,使网点在当地能“进得来,住得下”,切实发挥应有作用。
第二,要加快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提高新建网点支农积极性。在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着力构建农业信贷投放的风险补偿机制和农业贷款担保机制,尤其是建立政策性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以有利于农业风险的分担与转移,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像贵州这样的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农民的生产活动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往往难以保障。建议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分别出资,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基金,当大面积自然灾害出现时,由政府保障农信社的信贷风险,这样就大大激励农信社提供信贷服务的积极性。此外,还应该建立主体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大力推广和发展农村各类贷款“联保”模式,降低金融服务网点的经营风险。
第三,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使网点得以健康发展。要支持金融服务网点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网点搞好支农服务创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切实承担创建农村信用工程的责任,帮助农村信用社提高资产质量,维护债权,加大对各种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为农信社营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服务网点应承传信合文化,坚持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勤走村串户,熟悉农民,了解农民,关心农民,发扬“挎包银行”精神,把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做扎实,尽量规避各种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农村信用社与广大农民的感情,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才不会丢,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才不会变,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才不会断,从而更进一步赢得农村金融市场,促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给予农村信用社宽松的监管环境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增强农信社自身“以城补乡,以丰补歉”的能力。目前,全省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网点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主要是在履行社会职责,商业可持续性不强。由于新建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大,运行成本高,网点建成后信贷规模小,盈利水平低,在短期内将影响农信社盈利水平、核心监管指标的提升,难以达到银监部门监管评级和央行后续监管指标要求,因此建议在政策上对边远贫困山区的农信社采取倾斜性的扶持,对农信社的业务经营指标要求酌情对待,增强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能力。
(输入: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