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养殖新品种推广喜忧参半

  近年来,安徽省农业科研人员培育出一批养殖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无论从自身品质还是从养殖效益上说都是不错的。作为科技创新成果,这些品种推广之路是否一帆风顺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内相关产业的专家,经过20余年的系统选育,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的皖系长毛兔终于在2010年获得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发的畜禽新品种证书。皖系长毛兔是我国第二个国家级长毛兔新品种,是该省第为一个国家级家畜新品种。

  省农科院畜牧所养兔专家赵辉玲说,该品种兔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目前已推广到全国各地,总量估计有300多万只,占该省长毛兔存栏量的40%左右。 “这几年养兔效益不错,每只长毛兔农民可以赚到100多元,所以饲养量逐年增加,光我省覆盖量就突破200万只,目前长毛兔种兔的价格是每对400元,还供不应求。 ”赵辉玲告诉记者,养殖新品种要想推广好,其市场效益不能差。但这一点对于养殖业来说很难定,因为畜禽产品的价格波动大,不像种植业价格比较稳定,容易被农户接受。皖系长毛兔之所以这几年发展快,一方面是品种本身品质过硬,还有一方面就是这几年养兔效益好。

  省农科院畜牧所钱坤所长说,在养殖新品种推广上,农科院所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让农户知晓新品种的优点,科研人员也要主动下乡进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加强联系,合作推广,让新品种造福农民。

  省农科院水产所副所长江河告诉记者,水产所先后繁育了罗非鱼、河蟹、淡水白鲳、加州鲈、斑点叉尾、细鳞斜颌鲴、青虾、克氏原螯虾等30多个新品种,目前取得效益最好的是异育银鲫和青虾。异育银鲫养殖占我省鲫鱼养殖量的90%以上,青虾占虾类养殖覆盖率达60%.

  江河说,推广新品种一定要结合产业需求,群众不欢迎的品种是推广不开的。水产所为了推广河蟹高效养殖技术,所里从领导到科技人员都常年在芜湖、宣城等地进行推介,及时解答农户的问题,在短短几年里,河蟹养殖面积就达到150多万亩,经济效益显着。

  “新品种研发要盯住养殖户的要求。 ”江河告诉记者,每到夏秋季,养鱼户总是担心蓝藻爆发,即使没有蓝藻也为清塘发愁,不仅成本高,而且使用化学方法容易给养鱼业带来隐患,因此向专家求教的人很多。水产所历经13年,从安徽土着鱼类中成功驯化、繁育了一种环保型鱼类--细鳞斜颌,只要在池塘里养殖这种鱼,养殖户就不要再为清污烦恼了。“目前,细鳞斜颌推广情况一般。 ”江河说。

  丝胶蚕品种推广难度大

  2010年5月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主持的家蚕全天然纯丝胶蛋白质生产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鉴定。据该所专家陈复生介绍,利用该品种生产的蚕茧提取丝胶蛋白质,可以满足高档化妆品对丝胶蛋白的需求。

  “但这两年推广却不尽如人意。 ”蚕桑所所长范涛介绍,虽然这种蚕可以给广大蚕农带来可观的收益,但是普及起来却面临不少问题。首先是农户不可以盲目饲养,由于丝胶蚕品种主要是为提取丝胶而饲养,如果没有相关企业来收购,这样的蚕茧可以说是没有用的。必须由厂家和农户在饲养前就签订协议,保证回收,否则不可以饲养。这样一来,企业的产品能否赢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就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目前消费者对丝胶化妆品还存在一些抵触,这影响到企业对丝胶的需求。目前与蚕桑所开展合作的只有江苏一家企业,普及力度和范围都不大。

  “正是吸取了这个教训,现在蚕桑所在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上,首先关注的是其市场需求如何。 ”范涛说,蚕桑所最近开发了桑叶茶、蚕蛹产品和桑皮纸,市场看好,效益不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