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俄投资增至120亿美元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亚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弗拉基米诺维奇·卢金日前在中国沈阳出席一个论坛时透露,近年俄中贸易以年均30%的速度快速增长,双边贸易潜力巨大,在俄投资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将对俄投资额提高到120亿美元。
“中国十分注重加大对俄罗斯的投资”,卢金说,最近中国对俄投资在房地产业和工业品制造方面有了新进展,一个由上海多家公司组成的联合商业投资企业,正在圣彼得堡建设“波罗的海之珠”居住公寓;由中国企业投资的“华明公园贸易中心”也正在莫斯科崛起;来自中国的投资企业还在哈巴罗夫斯克和赤塔交界地区建设两个纸浆厂。
去年俄中贸易额已从2006年的334亿美元增加到568亿美元,俄罗斯成为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之一。两国贸易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原油与矿物产品增加,中国对俄出口的电子机械产品持续增长。
卢金说,目前俄中两国相互投资数额并不大,2006年中国在俄投资约为9.35亿美元,而俄罗斯在华直接投资额约为5.4亿美元,只有中国对俄投资的一半左右。来自中国商务部的消息表明,中国在俄投资正在逐渐增加,截至2009年3月,中国在俄罗斯直接投资额达到17亿美元,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能源和采矿业方面,北京方面计划到2020年将对俄投资增加到120亿美元。
卢金认为,扩大中国对俄投资的主要障碍是俄罗斯的投资环境问题,中国商人所担心的俄方一些工作人员的腐败问题、俄方法律的不完善的问题都需要改善。
俄媒称中国将在俄罗斯投资修建高速铁路
17日报道,俄罗斯交通部长伊戈尔-列维金表示,中国愿意参与俄罗斯境内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愿意支持俄罗斯发展高速铁路。
列维金在俄罗斯“VESTI”电视节目中说:“不久前我在和中国同行见面时,中方提出了向俄罗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建议。”
列维金说,可能投资的领域是铁路建设,包括通往奥伦堡的铁路在内。他表示:“中国同行提出了支持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议。”
中国专家认为“灰色清关”影响中俄贸易未来
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这个中国在俄罗斯贸易的“神话”破灭后,是否能够成功解决“灰色清关”这一历史性的制度问题,决定着中俄贸易的未来。
9月16日,乐清商会会长潘金立在俄新社举行的“中国在俄罗斯消费市场的投资前景”北京-莫斯科连线新闻发布会上表示,“6·29关闭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事件”发生后,他已经率代表团赴俄罗斯,并向莫斯科州政府、州议会以及联邦杜马议员等,明确表达了商会方面要求“人员、商品、市场合法化”的理念。
在“6·29事件”中,来自温州乐清市的商户损失最为惨重。乐清商人占该市场华商总数的四分之一。在被扣的总值为20亿美元的货物中,有将近一半属乐清商人所有。
虽然“灰色清关”现象在中俄双边贸易中一直存在,但由于俄罗斯方面对金融寡头的坚决打击,为加入WTO而开展的法治化行动以及在金融危机下对本国轻工业的保护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出现了如“6·29事件”这样的一系列打击“灰色清关”事件。
痛定思痛,潘金立会长表示,目前两国政府层面都已经认识到政府间搭建贸易平台,并在两国法律框架内合理合法地运作市场的重要性。他说:“在未来建立的新的大市场中,必须贯彻人员、商品、市场三个合法化理念,否则一切合作免谈。”
“虽然俄罗斯已经多次提出要整顿大市场,2007年也出台整顿零售业的相关法律,但背后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王郦久说,“这不但需要建立正常的贸易市场,还要营造健康的贸易环境,关键还是俄罗斯体制性问题。”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研究室主任吴大辉则表示,“(俄方的行动)应该是‘硬措施,软着陆’,而不应该成为一个‘血腥’的货物清剿行为。”不过他也认为,俄罗斯与中国在贸易上早已形成结构性互补,在消费品市场上有着广阔合作前景。如果俄罗斯方面能够加强法治意识,切实整顿市场与海关,或许事件将成为中俄贸易正常化的契机。
输入: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