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特色产业基地 中国皮草名都
大营,秉承三千年营皮文化之底蕴,历经数十年的锐意发展,如今已成为闻名中外的皮草之都,2004年全镇毛皮产值达60亿元人民币,跨入衡水市第一经济强镇之列。主要产品有生皮、熟皮、半成品、裘皮服装、饰品、剪绒、工艺品等七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远销东欧、北欧、北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镇拥有毛皮加工企业1400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以大营为中心,已经辐射到周边5个市县400多个村庄,形成了方圆近百里的毛皮产业集群,成为我国最大的毛皮生产加工基地,在国际皮草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大营皮草产品以裘皮服装为龙头,以各种裘皮半成品、制品为基础,辅之以生、熟皮及碎料市场,形成了我国产业链最完整皮草特色产业基地。在国内外的皮草市场上,到处活跃着大营皮草的大军,从深圳的华南城、广州的虎门、中大到浙江海宁、崇福再到北京雅宝路、正天兴、辽宁的佟二堡、哈尔滨的绥纷河以及莫斯科的唐宁街,大营生产的皮草产品占到了60%以上。
在枣强县大营镇政府“产业先行,市场带动”的战略引导下,大营自身皮草市场的建设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大营国际皮草交易中心的落成以及市场总体规划的出台,完成了由传统市场向现代化市场的转变,奠定了完整有序的市场体系,市场越来越发挥出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大营镇“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已然形成,生产与流通比翼齐飞,一幅波澜壮阔的市场画卷耀然展现……
大营在中国皮草市场中的地位
大营是中国几大皮草基地之一,素有“天下裘都”之称,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全镇拥有皮毛加工企业1400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在国内外的皮草市场上,活跃着1000多人的经营队伍。以大营为中心,皮草加工已经辐射到周围5个县市400多个村庄,形成了方圆近百里的皮毛产业集群。
相对于国内其它皮毛基地,大营皮草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1.裘皮历史最悠久。相传商末丞相比干在此发明了制裘技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极具特色的“营皮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
2.全国最大的裘皮半成品加工基地。占据全国70%的市场份额,裘皮褥子、毛领、帽条在同行业中极具优势。
3.裘皮服装出口俄罗斯的最大基地。大营皮草厂家大多在莫斯科等地设立直销点,占据俄罗斯裘皮服装60%以上的市场份额。
4.我国产品结构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皮草基地。从生皮、熟皮到半成品、辅料,再到服装、饰品,每个环节都拥有庞大的经营队伍,而又分工明确,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这在国内极为罕见。
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生产加工能力为大营皮草赢得了广泛声誉和发展平台,但一直以来不注重对外宣传,使大营皮草不被社会和业界所完全了解,一定程度上放缓了发展的步伐。此外,理念升华、工艺提高、营销创新、研发能力的跟进等等,也正在成为大营皮草业亟待破解的课题。
中国裘皮之都:以全新形象构筑辉煌未来
闻名中外的皮草之乡,中国最大的裘皮制品深加工基地和销售中心。一座拥有三千年裘皮历史的城镇,中国裘皮文化发祥地。
一个到处洋溢着现代活动和勃勃生机的产业重城,国内外皮草客商汇聚。
一方融汇着勤劳与智慧,交织着激情与梦想,充盈着希冀与辉煌的热土。
这就是座落于冀南平原的大营镇,到处散发着皮草的魅力,创造和正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皮草行业的奇迹。
徜徉在大营镇宽阔整洁的街道,两旁的楼房错落有致,临街店铺人流熙攘,轿车、摩托车往来穿梭,给人以活力和力量。在这里,皮草已成为支柱产业,带动了周边经济的迅速发展,2005年毛皮业产值达到80亿元人民币。占地2000多亩的皮毛工业园区欣欣向荣,中国皮草产品龙头市场——中国·大营国际皮草交易中心即将开业,中国大营生皮交易市场项目已经启动……
大营镇是如何创造这些奇迹的?大营皮草产业发展前景如何?笔者试着将平时对这些问题的思索汇集起来,加以整理,希望能够给予一些解析。
一个企业或一个产业实力的大小,其主要标志就是它的生产能力及产品的影响力。纵观全国内外各大皮草市场,从北京的正天兴、雅宝路,浙江的崇福、海宁,武汉汉正街再到广州的中大、虎门,深圳的华南城,甚至莫斯科的唐宁街,大营生产的皮草产品无处不在,占到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大营皮草产品以其“规模大、品种多、价格廉”而享有盛誉。
一、裘皮褥子,产销量全国第一。加工裘皮褥子是大营皮草产业的传统强项,在大营周边的村庄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褥子加工手艺。这里的褥子又分为兔皮褥子、细皮褥子、整皮褥子、碎皮褥子等。尤其是大营镇加工的兔皮褥子占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涌现出了一大批兔皮专业村,如东岳庄、西黄甫、娄西街等,每天都有十几个集装箱的兔皮生皮从国外源源不断的送到这里,又被迅速的加工、销售。大营的裘皮褥子相当一部分输送到崇福等南方地区,供给当地的皮草服装生产企业,近两年相邻的辛集尼克服厂家对褥子的需求量也正在不断增加。
二、编织围巾,产销量全国第一。皮草编织是大营镇的另一个特色,其相关产品主要有围巾、披肩、皮草包、胸花等。又分为水貂编织、狐狸编织、獭兔编织、家兔编织等。这里的编织制品以规模大、花色品种全而闻名,款式设计不断推陈出新,融入了诸多时尚元素。据估计,大营周边的皮草编织从业者达到2000余家,加工实力可见一斑。此类产品一部分被国内消化,另一大部分通过外贸渠道输送到世界各地。
三、毛领帽条,产销量全国第一。如今,皮草配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不经意间,女士所穿着的毛衣、袖口、帽边等处都点缀着各种皮草,活泼飘逸、高贵典雅。羽绒服、棉服厂家是使用帽条的大户。大营加工的毛领帽条在全国拥有绝对的市场份额,它们大多被输送到了全国几大服装生产基地,伴随着服装辅料市场而生存。同时,来自国外的订单数量也颇为可观。
四、裘皮服装,出口俄罗斯的最大基地。大营生产的裘皮服装在国内外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其中以水貂服装为主,主要出口俄罗斯。北京雅宝路市场,黑龙江绥芬河市场,这些对俄贸易区中的水貂服装大部分产自大营。而在莫斯科的唐宁街市场,大营生产的裘皮服装更是占据了60%以上的份额。大营是名副其实的裘皮服装出口俄罗斯的最大基地。近两三年以来,大营生产的兔皮服装以及其它裘皮服装已崭露头角,出口的目的地也已波及韩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五、其它皮草产品。除以上几项之外,大营的皮张在国内也占据重要地位。上市的品种以狐狸、貉子、獭兔为主,被输送到全国各地。此外,大营的皮毛碎料市场堪称全国之最,全国各地的皮毛下脚料汇集于此,经过精心加工,变废为宝。
总之,大营镇是我国最大的裘皮半成品、裘皮制品深加工基地,具有鲜明的特色。它同时也是我国品类最齐全、产品结构最完善的皮草市场,涵盖从生皮、熟皮、半成品、配饰、各种裘皮制品到裘皮服装的各个领域。
得天独厚乃天成:不可复制的五大优势
大营皮草产业创造了如此炫目的经济奇迹。背后支撑它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具有的深厚基础和底蕴。笔者认为,大营的皮草产业具有如下不可复制的五大优势:
一、裘皮文化源远流长。大营镇是中国裘皮文化发祥地,相传商末丞相比干在此发明了制裘工艺,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扬威海外,大营裘皮以其“皮板柔软,毛眼遂适,色泽协调时尚”而进入欧洲上流社会。清道光年间,英、俄、日、荷等十多个国家的客商在大营设有货栈。三千年裘皮文化的浸润,祖祖辈辈手艺相传,使大营镇与皮草血脉相连,其深厚的裘皮文化底蕴在国内无处可及。
二、加工能力首屈一指。如上所述,大营镇作为我国最大的裘皮制品深加工基地,其庞大的生产加工能力十分突出。家家做加工,户户搞经营,成百上千的工厂、公司迅速壮大,规模效应所带来的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
三、人力资源得天独厚。据统计,大营目前有各裘皮加工户140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如此集中、庞大的专业队伍在国内极为罕见。在这个地区,从老人到小孩,都对皮毛略知一二。而且经过多年的积淀,大营镇拥有了数量可观的各类专业人员,涉及设计、生产、营销各个环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它们构成了大营镇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力资源。
四、产业链条堪称完美。从产品结构上说,从生皮、半成品到各种成品,拥有七大系列产品4000多个品种。从生产工艺上说,从鞣制、硝染、印花到裁剪、缝制等等,各个环节都拥有较强的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产业格局上说,既拥有占地3000亩的皮毛工业园区,现代化工厂座座矗立,又有以中国皮草产品龙头市场——中国·大营国际皮草交易中心为代表的市场平台,营销网络畅通无忧。如今,当地政府又在大力发展养殖业。凡此种种,构成了完美的产业链条。
五、集群优势资源互补。如果以更大的视野观察大营皮草产业,不难发现,以大营镇为中心,四周分布着几大产业集群:北面有尚村生皮集散中心、留史皮毛基地,西面有辛集皮衣之都,南面有清河羊绒之城。几大产业集群相互错位,又密切联系,更加巩固了大营皮草产业旺盛的生命力。
两翼齐飞谱新曲:交易平台带动产业发展市场经济中,生产与流通同样重要。我们欣喜的看到,在当地政府“产业先行,市场带动”的战略引导下,伴随着中国·大营国际皮草交易中心的落成以及市场总体规划的出台,生产与流通两翼齐飞,交易平台对产业的推动作用开始显现出来,大营镇“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正在形成。大营镇皮草市场体系。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大营国际皮草交易中心和中国大营生皮交易市场。中国·大营国际皮草交易中心总建筑面积达70000平方米,里面可容纳1600多家皮草厂商,主要经营裘皮服装、裘皮褥子、编织围巾、毛领帽条、各种裘皮制品。交易中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裘皮制品展示销售中心,中国皮草产品龙头市场,它即将于2006年4月25日盛装开业。中国大营生皮交易市场位于交易中心北邻,占地50亩,可容纳2000多家生皮经销商,规划有狐狸区、貉子区、獭兔区、水貂区等七大经营区域,是我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裘皮原材料集散中心。两大市场严格执行分行划市的政策,共同构筑起功能完善、设施优良、交易繁荣的交易平台。
大营镇皮草生产格局。以大营皮毛工业园区为代表。大营皮毛工业园区占地3000亩,目前已有100多家皮草公司进驻并投入生产。它汇集了大营镇及周边地区的知名生产厂家,园区内绿草如茵,配有污水处理厂,成为大营皮毛生产中心,城镇建设的亮点。除此之外,在大营镇及周围的乡村,蕴藏着大大小小的皮草加工厂及个体经营者,大多以皮草专业村的形式出现,这也是一支十分强大的生产力量。事实上,大营镇已经形成了以皮毛工业园区为龙头,以专业村为特色,以生产厂家和个体加工户为基本单元的生产格局。
大营镇已经拥有了浓厚的产业基础,拥有完整而有序的市场体系。市场平台越来越发挥出强大的集散效应和辐射效应,国内外客商云集于此,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交相汇聚,必然有效促进整个产业持续快速的发展。
新大营、新形象:以质量与诚信打造大营品牌
近两年来,大营的皮草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设备、新工艺得到广泛应用,研发设计能力不断增强,一大批自主品牌正在崛起,诚信经营蔚然成风,配套功能日益完善,一个品质优良、市场繁荣、环境优美、服务一流的大营镇呈现在世界各地客商面前。新大营、新形象,这个昔日的皮草名镇正在昂首步入品牌时代。
一、产品质量业内领先。如今的大营镇,已经掀起了一阵注重产品质量的风潮。大家争相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采取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增加产品附加值,赢得更多客户。
二、设计款式引领时尚。大营镇的企业目前在款式设计、产品研发上下足了功夫,纷纷高薪聘请服装设计师、打板师,引领最新的流行趋势。编织围巾、毛领帽条等皮草产品的花色、品种、款式更紧跟时尚潮流,几乎每天都推出一些新品,令采购商目不暇接。大营镇已经初步奠定了裘皮制品流行趋势发布中心的地位。
三、管理能力大幅提升。大营的皮草企业正在从传统的家族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过渡,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过渡。通过采用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引进专业管理人员等措施,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四、配套功能日益完善。餐饮、住宿、货运等配套设施在大营镇取得了很大发展。由太和集团投资的四星级酒店——太和假日酒店项目已经启动,采购商服务中心已经建立。这里完全有能力为世界各地的皮草客商提供方便、快捷的各种周到服务,打造美好的采购旅程。
五、诚信经营深入人心。如今的大营镇,已经建立了行业自律诚信体系,广大裘皮从业者自觉维护行业信誉,政府、协会、企业、市场各方面共同努力,打造“诚信大营”。
六、品牌商品正在崛起。皮草生产企业纷纷注册商标,创立自己的品牌,一部分品牌开始在国内外崭露头角,比如:南极公主、金大营、冰蝴蝶、双狮等,许多企业争相申请配挂真皮标志,生态标志。
七、社会环境和谐发展。镇区基础设施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道路宽阔四通八达,绿草如茵环境整洁。人们密切关注的治安问题持续改善,社会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