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球虫病诊断与治疗新思维(下)
四、流行时间:
根据季节规律、气候规律,湿度和温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温暖多雨的季节,饲养密度大的兔场,卫生条件差的环境,最容易造成兔球虫病的爆发和大面积死亡。
1,不是所有兔子都携带球虫。如果优良的养兔环境,没有成熟的孢子化卵囊,就没有传染源。其兔群就不会感染球虫,但是,这对硬件的要求非常高.我们只能可以做到尽可能让兔子少感染球虫。
2、规模化兔场都会重视球虫病的防治。但是,农村散养户,却不一定懂得防治球虫病,所以我们仍然主张自繁自养,如果从市场上买幼兔回来育肥,要特别注意球虫的防治。
3、幼兔携带球虫,是不是一定会发病呢?当然不是。如果绝对不带球虫,在国内兔场的条件,不现实。是不是会发病,与感染球虫的数量有关,与兔子的抵抗力也就是说体质有关。比如,如果一只幼兔误食了一个粪球,含有100个孢子化球虫卵囊,第一个阶段脱囊为800个球虫,它可能不会发病,但是,如果这粒粪球含有100000个球虫卵囊,脱囊即刻就会毫无征兆的急性死亡。
据我们自己观察认为:幼兔的新鲜兔粪里,每克兔粪含的球虫卵囊数2000个以内是安全的,5000个以上如果体质比较差,就容易发病,10000个以上长势缓慢,腹围大,往往兔粪不规则,体质差的容易死亡。中等体质的,每克球虫卵囊超过2000个,我们认为就算发病状态了,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 必须采取治疗措施,而不是仅仅靠预防。
4、当营养充足,预防得当,球虫潜伏,虽然危害,但是,不严重,不易察觉,或者容易忽略。
5、长途运输的应激反应,可能诱发球虫病爆发。
6、断奶换料换笼打针等应激反应,特别是双重应激反应或者多重应激反应,容易导致球虫病爆发。
7、营养不良、天气突变、惊吓等应激反应,也容易造成爆发球虫病。
8、跳笼的幼兔,由于四肢被地面或者粪沟的污染,加上追兔抓兔的惊吓的应激反应,最容易死于球虫病。
9、如果感染球虫的数量很多,可能不显任何疖状,就会发生球虫病死亡。
10、球虫由于主要破坏肠粘膜的上皮细胞,也就是说破坏了肠道的保护屏障,容易诱发消化道其它疾病,比如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
11,消化道其它疾病也会反过来诱发球虫病爆发。
12、感染的球虫种类不同危害程度不同,有些球虫致病力强,有些球虫种类致病力微弱。
目前市场上用于防治球虫病的药物繁多,西药如氨丙啉 、氯苯胍、氯羟吡啶、磺胺类、呋喃类、马杜拉霉素 、地克珠利 、盐霉素、尼卡巴嗪等;中药如白头翁、青蒿素、苦参、黄芪、黄连等 。但是药物的长期使用甚至乱用,常常造成耐药性的产生,防治球虫效果不理想。我们需要的就是更安全、更健康、更有效的防控球虫的产品。
五、球虫的粪便检验
1)直接涂片法。滴1滴50%甘油水溶液于玻片上,再在其中放一火柴头大小的兔粪,用竹签加以涂布,去掉粪渣,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检查发现有大量球虫卵。
2)饱和盐水漂浮法。取干净兔粪5~10 g放入一量杯中,加少量饱和盐水将兔粪捣烂,再加饱和盐水到50mL。将此粪液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静置15~30 min,球虫卵即浮于液面,取浮液镜检 镜检出大量的球虫卵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