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业大发展 效益最关键
近期,《中国兔业》开展了养兔技术大讨论。我认为这是中国兔业又办了一件大好事。改革二十年,兔业大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综观国内兔业的发展,特别是健康效益性兔业,又有几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我们的兔企业效益低下,甚至亏本?除市场因素外,我认为技术因素也不容忽视。
在一次兔业会议上,和一些兔业界同仁,老朋友相聚,谈起兔业前景,感到一片光明;谈起各自效益,又不禁摇头。目前,市场低迷,养兔效益低下,进而导致很多准备上马养兔的场户暂停购买种兔,观望市场。这一下靠销售种兔的企业就感到了压力,大部分出现亏本现象。其实这也暴露了国内一些兔企业的现状。不注重养兔技术的提高,导致死亡率高,繁殖率低,料肉比,料毛比高,成本上升。堤内损失堤外补,卖种兔效益高,大家争相销售种兔。行内有句话:中国是世界上种兔场最多的国家。这多少也反映出一些现象。
在兔业大发展的今天,我们主张应该说实话,办实事。就象王洪刚同志那样,尽管措辞有些不当(因为写文章的这些同志大部分是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我觉得我们应该能够理解),但他们养兔不挣钱,看着大堆大堆的死兔,又无能为力,谁人不着急?说些牢骚话,着急话,心里话,大实话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应该换位思考。
再看一看我们身边的兔企业,有几个靠养商品兔赚了钱?又有几个不是靠卖种兔发的财?为什么养商品兔不赚钱?除市场因素,原料上涨外,最主要的还是技术因素,特别是规模化兔场,繁殖了多少只兔子?出售时还剩多少只兔子?成活率是多少?大概每人心里都有一杆称。
我认为,要真正养好兔,要真正创造效益性兔业,我们的兔企业应该练好养兔技术这个内功,只有提高了繁殖率,提高了成活率,降低了料肉比,料毛比等,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才能抵御市场风险。如果大家都去卖种兔,伤害的永远是新上马的养兔户。尽管看起来是大发展,到头来也会出现泡沫兔业,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