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长毛兔饲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长毛兔生产虽已取得了可喜成绩,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今后发展养兔生产必有好处。

  生产大起大落

  据兔毛出口统计,我国的兔毛生产由于受国际市场周期性经济危机、产品流行周期和国内经营失策、管理混乱等因素的影响,已五起五落。其中20世纪60年代2次,70年代1次,80年代2次。尤以1986年出现的低潮最为严重,持续期长,危害性大。

  重引种 轻培育

  我国曾先后从国外引进了不少长毛兔品种,花了大量外汇,但引种之后未能很好培育,致使品种性能退化,且有的进口良种不良。有的地区不根据具体环境条件,盲目引种,饲养粗放,得不偿失。

  总产高 单产低

  我国的兔毛总产和出口数量虽居世界第一位,但总体来看兔群质量较差,平均每只体重仅2千克~3千克,年产毛300克~350克。而优良的德系安哥拉兔平均每只体重达3.5千克~4千克,高者可达5.75千克,年产毛量为800克~1000克,高者可达2000克以上。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