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现实·发展

  追梦·现实·发展

  ---2013 全国野猪产业分析会有感

  全国野猪购销联盟会长 刘斌

  从2004年12月第一届全国野猪产业研发大会到2013年9月第十二届野猪产业分析会在冀落下帷幕。十年来众多野猪养殖同行历尽艰辛,追求梦想,然野猪养殖行业到今天却依旧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整个产业发展受阻。总结历届野猪产业行业会议可以看出,国内野猪养殖业一直处于分散和无序的状态,制约特种野猪行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主要表现在市场风险、疫病和养殖模式、经营管理水平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十二届会议提出“改变思路,追求创新;互帮互助,共谋出路”的会议主题,为今后的行业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战略执行方针,会议的圆满成功意味着行业发展出现新的起点。

  纵观野猪养殖20年,野猪养殖行业已进入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已经不再是拿出几万块钱,圈块地,建几个简易猪舍就可以介入的“低门槛,高回报”的行业,在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下,“规模崛起,散户退出,市场重新洗牌”已经成为定局,规模化养殖,产业化合作经营将成为今后特种野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个人认为,行业健康发展首先是养殖户做好场内的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合适的养殖方式和合理的规模:

  第一要做到的是品种的标准化,选择优质的种猪,把产能低、纯度低、生长性能差的劣质种猪尽快淘汰,只有经过选育后优质的、基因好的公母猪才具有繁殖力高、抗病性强、耐粗饲、肉质好的特点;

  第二就是养殖场内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所谓场内精细化管理包括饲料的合理配比,降低饲养成本;疫病的有效防控,提高成活率;科学的饲养方式,提高商品猪质量和出栏率;

  第三目前野猪行业内的养殖模式基本分为野猪圈养、野猪散养及野猪圈散结合的三种养殖模式,但最合理的就是圈散结合的养殖模式。养殖户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饲养管理模式,不应一味的照抄其他养殖场或完全按照普通家猪的养殖管理模式养殖野猪。

  第四是应根据本地区市场实际情况及本人能力所及的销售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合理明确自身的养殖规模,达到供需平衡才能够保障生产,使自身能够有序发展。

  其次,野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亟待改变思路,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只有通过产业化经营,在区域范围内形成野猪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合作经营方式,才能够突破目前产业发展的瓶颈。做为野猪养殖或加工经营的个体,应利用公司与养殖场、公司与加工厂、公司与经销商之间的强强联合,公司与养殖户之间的强弱联合,共同树立和打造特种野猪精深加工产品市场,优化内部结构,培育合作组织,利用规模场的种源和技术优势,养殖户的饲养优势,加工厂产品加工能力,经销商的营销网络,整合资源,互通信息,互利互惠,积极整合行业资源,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野猪肉产品质量,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行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龙头企业与养殖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联体,加快特种野猪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行业内每个参与个体的综合效益。

  第二届“全国野猪购销联盟”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从整体提高产业质量上下功夫,以“团结、合作、共赢”的理念为基础,重点做好为联盟内会员单位的投产前规划、技术培训和优质种源提供工作;生产中养殖标准培训、疫病防治的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经验传授工作;生产后的商品加工、产品销售和信息共享的工作,努力引导联盟内同行业逐步摆脱行业面临的尴尬和发展瓶颈,推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