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才能让鸵鸟少生病?
对于鸵鸟养殖户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各种传染病的侵袭。
它不仅使鸵鸟发病、大批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某些人、禽共患病又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鸵鸟少生病呢?
我们先了解一下鸵鸟传染病的特征吧。
1.传染病都是由病原体和鸵鸟机体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没有病源微生物和传染源存在就不会发生传染病。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传染源(常见的传染源包括病鸟、病死鸟和携带病原微生物的家禽、野鸟、人、家养的其它动物,鼠类,昆虫等)与健康鸵鸟接触感染发病,并迅速蔓延,甚至流行。
3.传染病发病季节。无论是病毒性或细菌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多,当防控不力时会出现一个场,一个地区出现发病高峰。
4.大多数传染病都具有该病特征性的综合病状。例如,鸵鸟新城疫综合病状有颈成s弯曲,伴有神经症状,颈部和眼帘水肿,解剖症状为,腺胃乳头有出血点,心脏外膜有喷洒状出血,空肠浆膜面有出血点等。
5.传染病都有一定的潜伏期和病程过程。
6.耐过感染病后的鸵鸟会产生对本传染病的免疫能力,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使能鸟获得免疫保护,不再感染此种传染病。
7.病毒性传染原容易发生变异,例如,禽流感病毒的变异主要是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交异。H有15个亚型,(H1----H15)。(N)有9个亚型,(N1----N9)可以组合135个亚型,变异后的新毒株则称为流感病毒变种(新的亚塑病毒)。与亚型病毒相对应的疫苗才有预防作用。所以,病毒变异给防控工作带来一定因难。
由于传染病的这些特征,面对感染病毒的鸵鸟,我们通常会感到深深的无力感。如果是人类,可以依靠各种医疗技术辅助自身免疫力进行治疗,但是对于鸵鸟,且不说针对鸵鸟的医疗技术还不成熟,单单是医疗成本就让养殖者望而却步。
这就凸显了对于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这里在反复强调以下几点:
1.学习和掌握传染病知识,增强鸵鸟传染病的防控能力。鸵鸟在养殖过程中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疫病,给养殖业带来很大损失。因此,要不断学习防疫知识,提高防疫思想。在现实工作中把防疫工作放在首位,且不可麻痹,掉以轻心。
2.养殖场的消毒工作要日常化、制度化。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和执行综合性防制措施中的重要环节,其日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3.认真作好免疫接种工作,增强鸵鸟特异性免疫能力。免疫接种是激发鸵鸟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能力,是增强鸵鸟免疫能力的重要手段。有计划地实施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各鸵鸟场使用的新城疫和禽流感等的免疫程序,大同小异,效果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