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养殖新致富 带来脱贫路
在海南澄迈县金江镇长坡村密林里的鹌鹑养殖舍里,王光师将满箱的鹌鹑蛋轻轻腾挪到空处,说道:“看,这样一箱鹌鹑蛋是800个,都是今天产的,金江农贸市场的客户已经提前电话预订了30箱,马上要安排送货上门。”
王光师就是这样透着一股韧劲的返乡创业青年,在2015年放弃有着8年汽车维修经验的技师身份,转型做鹌鹑鸟批发生意。2017年,又自学技术,办场养殖鹌鹑,经过2年多的发展,如今成为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
养殖前先做鹌鹑批发商,积累资金和人脉
在2015年的一天,细心的王光师发现,鹌鹑蛋十分受欢迎,几乎每家烧烤摊、麻辣烫店铺都有卖。
那市场需求量如何?这些商铺的货源从何处来?王光师带着这些疑问,开始走访海口、三亚的各大市场、商超,调研考察,访谈商户老板,四处打听鹌鹑养殖户。最后他了解到海南鹌鹑养殖量小,供不应求,市场上销售的鹌鹑蛋大多从广东、广西采购而来。王光师得出结论:养鹌鹑是适合他的产业。
但是没资金、没人脉、没技术,王光师决定从零开始学,先做起了鹌鹑批发,从广东批发鹌鹑回海南售卖。两年时间,跑遍了海口、澄迈各农贸市场,积累了一笔资金,也结识了不少商客。
学习养殖经验,研发独家饲料和鸟笼
在2017年的上半年,王光师投入30万元在家乡长坡村的密林中建起了一座小型鹌鹑养殖场。可是不久,他购买的8000多只鹌鹑出现腹泻,死亡不少。他四处寻访民医,可惜本地懂养鹌鹑的人少,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他买回一堆医药书籍,自己研究,可还是感觉自身养殖技术不足。于是,他抽出3个半月时间,前往广东一家大型鹌鹑专业养殖场学习,从育苗、饲料配比、防疫等各环节,一一虚心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终于,他发现自己养殖的鹌鹑生病的原因出在饲料上。
于是,学成归来后,王光师请来一位懂畜禽养殖技术的朋友,一起研制了独家饲料。为方便喂养,王光师又改进了鹌鹑的养殖笼,自己设计图纸,给厂家定制,新设计的鸟笼,使得育苗笼与蛋鸟笼合二为一,不仅能节约空间,也方便喂养。闲暇的时候,他还会播放轻音乐给鹌鹑听。
投资建新场,带动乡亲致富
王光师养鹌鹑的名声逐渐扩大,订单一个接一个来了。2018年,他扩建养殖基地,可同时养殖6万多只鹌鹑,一天生产2.4万多个鹌鹑蛋,省内十多个农贸市场定期向他订货,常常供不应求。
为了减少鹌鹑粪便污染,让排泄物发挥最大价值,王光师在养殖基地内建了一座化粪池和一个晒粪场,将干鸟粪低价卖给附近菜农。他还邀请北京的专家帮忙研究鹌鹑粪便的使用价值,探索发展绿色农业。
“以前我们家收入低,日子苦,现在自家生活水平上来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带动家乡的农民致富。”王光师说,他计划再投入50多万元,在金江镇新建一个养殖基地,鸟舍总面积1500多平方米,计划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营,目前已有澄迈、海口、保亭等多个市县的农户与他达成合作意向。王光师高兴地说着他未来的规划。
文章来源《特种养殖》2019年第11-12期,总第1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