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了几百年的北京鸭缘何不敌樱桃谷鸭?
很多人都吃过北京烤鸭,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现在市面上的北京烤鸭,几乎已经很少是由正宗北京鸭烤制而成的了。
数据显示,英国樱桃谷鸭已经击败北京鸭,占领了我国肉鸭85%的市场,如今北京烤鸭、南京板鸭的原料几乎都已经是樱桃谷鸭,占比达到了99.9%以上。
那么,北京鸭与樱桃谷鸭到底有什么区别?樱桃谷鸭又是如何击败北京鸭的呢?
樱桃谷鸭后来居上 “反攻”北京鸭
北京鸭原产于北京西郊玉泉山一带,是世界著名的优良肉用鸭标准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育肥性能好的特点,是闻名中外“北京烤鸭”的制作原料,在国际养鸭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樱桃谷鸭,由英国林肯郡樱桃谷公司引入我国北京鸭与埃利斯伯里鸭为亲本杂育而成,育成时包括白羽系、杂色羽系共9个品系,1985推出原种樱桃谷SM,20世纪90年代又推出新一代商品代肉鸭SM2,行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樱桃谷鸭虽然源于中国鸭种,然而,经过英国人优化繁育后,上世纪90年代起,樱桃谷鸭又从英国“杀回”中国市场,作为种鸭来华“反攻”。因其生长周期比北京鸭快一个月,而且瘦肉率高、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迅速占领了中国市场。
而且,国内北京鸭的肉用性能低于国外先进水平,其中早期生产速度差距较大,其他如成活率、孵化率及胸肉率等也均有差距。
如今,现在樱桃谷鸭一年出栏11亿,而北京鸭是800万,樱桃谷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70%,“曾孙辈”的身价达到祖代10倍。为此,英国女王两度颁奖,表彰它在英国出口贸易和技术创新上的特殊贡献。
养殖成本高、创新不足 北京鸭不敌樱桃谷鸭
曾经占有先发优势的北京鸭为何惨败至此?
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分析,首先,国内能源价格远高于西方,其次,中国劳动力成本急剧提升,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人均农民月工资400元,现在涨到了3000多元,是越南劳动力人均工资的5-6倍。
以上两个因素导致国内养殖成本大大增加,养鸭利润降低,造成国内养殖数量减少。也正是由于这两个动力减弱,使得中国经济放慢,开始步入新常态。为此,中国经济已经由过去的要素低成本驱动,到投资驱动,开始进入到创新驱动阶段。
“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国农业由于没有创新,发展受制约。”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表示。中国曾经是先发国家,但世界科技竞争公平,不进则退。先发优势不但可能消失,还可能变为后发。
中国向来是农牧大国,似乎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创新点,更多的是靠老经验和老牌子。然而,创新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你不创新,别人就来代替你创新。今天我国养殖种质资源开始依赖国外,92%种猪、100%肉鸡、90%肉鸭、95%奶牛均靠进口引种。
创新除了“高大上”的有形装备和设施,还有更多潜在无形却附加值高的事物。然而,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螺旋式上升通道,徐匡迪总结认为,“体制制度创新深化改革,说到底就是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人员创业的活力,如果能做到这两者,没准‘中国鸭’还能再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