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鹧鸪“啄”开致富门


  又是一个艳阳天。迎着春天的气息,从新疆和田县城出发,一路向西行驶43公里,就到了和田县郎如乡铁热克阿勒迪村。穿过干净整洁的巷道,占地6000平方米的和田县朗如乡珍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就在眼前:8座标准化厂房呈两行排开,孵化车间、养殖车间、加工车间、冷藏车间等一应俱全,24名工人在车间各司其职,一派忙碌的景象。

  “室温没达到37℃,需要再调高一点,不然不利于鹧鸪孵化。一定要掌握好各项数据,提高孵化率”“好的,我马上就调”……走进孵化车间,车间主任依明江·马合木提正与工人交流。

  “合作社现有鹧鸪12万只,日产蛋量3500到4000只。我们将持续扩大养殖规模,提升鹧鸪品牌影响力,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依明江说。

  提起鹧鸪养殖,还要从2018年说起。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和田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驻村工作队在郎如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争取产业项目支持,结合村情实际和市场形势,引进畜禽鹧鸪产业,成立和田县朗如乡珍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采取统一供苗、统一饲料、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保护价收购的保障措施,指导和带动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内圈舍发展鹧鸪养殖。

  “我和亲戚合伙养了2700只鹧鸪,成活2000只,卖了3.6万元,大家收入都增加了。”养殖户阿卜杜合力力·奥布力喀斯木开心地说。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阿卜杜合力力,是鹧鸪养殖的受益者。2020年4月,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免费领取了1000只鹧鸪苗。有两个亲戚计划外出务工,就将领取到的1700只鹧鸪苗交给他托养,并约定按一定比例分配收益。

  在阿卜杜合力力精心饲养下,3个月后除去成本,阿卜杜合力力收益2.6万元。“养殖鹧鸪成本低、见效快,多操点心,就能有好的收益,我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阿卜杜合力力信心满满地说。

  聪明勤快的阿卜杜合力力网上网下到处求学,积累规模养殖经验。工作队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村开展科学养殖指导,提高养殖技术的同时,带动10户村民加入养殖队伍。

  鹧鸪具有生长发育快、饲养周期短、繁殖力强等特点,养殖鹧鸪投资少、见效快,劳动强度低,老人妇女都可以饲养,非常适合家庭养殖。通过合作社带动,全乡13个村共有1000户村民养殖鹧鸪100万只,年出栏量80万只,户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

  工作队帮助合作社注册“和田珍禽”商标,初步形成集育雏、养殖、屠宰、真空包装、冷链运输、市场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目前,工作队正积极寻求食品加工企业技术支持,计划对出栏鹧鸪进行深加工,逐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力争将鹧鸪养殖业发展成为村民增收的龙头产业。

 (摘自:《特种养殖》2022年第3-4期 总第142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