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陵川:“鸵”起新生活 “链”出致富路
伴着夏日清风,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走进晋城市陵川县夺火乡高谷堆村的鸿野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只只鸵鸟正扑腾着翅膀在围栏内来回奔跑,合作社负责人许俊鹏正忙着组织工人为鸵鸟搭配饲料。
“现在,我们的养殖场地达到4000多平方米,商品鸟和种鸟存栏量达到 200多只,场地较2016年扩大了 40 倍,存栏量整整提高了50倍。”切菜、拌料、喂食……30岁的许俊鹏虽然年纪不大,但干起活来却非常利索。
2016年,随着全国脱贫攻坚号角的吹响,许俊鹏经过实地走访调研之后,拿着妻子的5万元嫁妆开始了创业之路。随后,养殖技术逐渐成熟的许俊鹏牵头与夺火乡高谷堆村的5户村民,成立了“陵川县鸿野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在32.5万元专项扶贫资金的扶持下,进一步扩大了养殖场地,引进了孵化、育雏等设备,形成了集种鸟饲养、孵化、育雏、育成为一体的养殖规模。
“2022年,我们的鸵鸟苗、鸵鸟蛋、鸵鸟肉、鸵鸟皮、鸵鸟毛等产品已经远销广州、河北、安徽等地,销售总额达到60多万元,纯利润也有30多万元。”许俊鹏一边算着收入账,一边自信地说:“我们现在的养殖技术和模式已经比较成熟,有养殖鸵鸟意向的养殖户经常来我们这考察学习,陵川县的潞城、杨村、礼义等乡镇,甚至高平、泽州等地,都通过我们提供的鸵鸟种苗和养殖技术,发展起了鸵鸟养殖产业。”
2022年7月,随着鸵鸟养殖规模的扩大,许俊鹏又承包了村里闲置的农产品加工厂,投资7万多元引进了核桃榨油机等设备,在鸵鸟产业链上做起了新文章。“我们不仅将核桃压成了核桃油,提升了核桃的附加值,还把压完油后的核桃油饼用做鸵鸟的饲料,压缩了饲养成本,提高了鸵鸟蛋的营养价值和皮毛的美观度,让鸵鸟产品卖出更好的价钱。”许俊鹏说,仅核桃油饼用做鸵鸟饲料这一项,就让合作社的养殖成本从20多万元降到不足10万元。
2023年,在县乡两级和国网陵川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和支持下,许俊鹏开始接手高谷堆村旅游接待中心,进一步延长自己的鸵鸟产业链。“旅游接待中心是我们鸵鸟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将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依托,以鸵鸟养殖合作社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厂为纽带,以旅游接待中心为载体,打造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产学研全要素的田园农业综合体。”许俊鹏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一步,将开展鸵鸟主题亲子互动活动和农耕文化研学体验活动,让游客在近距离观赏鸵鸟的基础上,住下来深度体验农业种植、特色养殖、产品加工的全过程,并将亲手加工生产的土特农副产品买回去,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闭环,让村民在产业发展中持续稳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