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养蛋鸭养出了花样
“嘎嘎嘎,嘎嘎嘎……”近日,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陶城镇南张庄村蛋多多养殖场,成群的白羽鸭叫声此起彼伏。
“养殖鸭子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管理的特点,育成期的蛋鸭每天都可以产蛋,一只蛋鸭一年能产蛋300枚左右。”蛋多多养殖场负责人柴少礼说。
为啥养鸭?柴少礼说,是受父亲柴起存的影响。
柴起存告诉记者,1996年,他和村里18户村民一起搭起大棚,尝试蛋鸭养殖。经过多年实践,如今他已成为养鸭能手。
2017年,柴少礼大学毕业后,便回到家乡和父母一起养鸭。
“我们从外地引进的品种鸭苗,养殖4个月后开始下蛋,平时喂的是玉米、大豆等混合饲料,所以鸭蛋个头大、品质好,特别好卖。”柴少礼说。
把蛋鸭养好,柴少礼可没少费功夫。他几乎天天守在鸭棚里,观察蛋鸭习性、积累养殖经验。同时,他买来专业书籍认真学习,遇到难题就向畜牧专家请教。
“养鸭是个辛苦活,我们会根据天气状况和蛋鸭生长情况,铺撒稻壳、适当通风、保持饮水和饲料充足,并对鸭棚及时清扫、定期消毒。目前,蛋鸭的产蛋率在95%以上。”柴少礼说。
如今,南张庄村许多村民纷纷从事蛋鸭养殖,全村养殖蛋鸭数量120余万只。村民遇到技术难题、鸭蛋滞销,柴少礼会提供解决方案或帮忙销售。
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柴少礼的蛋鸭养殖场已步入正轨,蛋鸭存栏量2万余只、日产蛋量1.6万余枚。
“我们不仅卖鸭苗,还卖‘青年鸭’、卖饲料、卖鸭蛋、卖‘淘汰鸭’。”柴少礼说。至于鸭粪,柴少礼都收集了起来,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村民。
柴少礼表示,下一步将延长产业链,生产咸鸭蛋、松花蛋等产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城市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编辑: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