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鹿业:何以“绝处逢生”?
建国以来,中国养鹿业快速稳步向前发展,由建国初期不足万头发展至今达80万余头,增长近80倍,并且先后培育8个花马鹿新品种。养鹿成为很多养殖户和农民企业家发家致富的好门路。可是,从去年年底以来,鹿及鹿产品市场急转直下,幼鹿不足1500元一头,干鹿茸才卖到2000元/公斤,而一些成鹿更是难以出手。和前几年鹿业辉煌时期干鹿茸一度卖到10000元/公斤、一头母鹿卖到7000元、一头幼鹿卖到4000元相比,如今的鹿及鹿产品价格跌得让人无法接受。特别是近几年盲目上马的中小鹿场,他们无法承受市场的冲击,纷纷破产、下马。
那么,究竟啥原因让养鹿业身陷绝境?前不久,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鹿业信息技术研讨会上,业内人士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四平种鹿场高级畜牧师崔尚勤分析说,种群质量下滑是鹿业不景气的重要原因。由于前几年养鹿效益不错,各地许多养鹿场盲目上马,引入的种鹿质量参差不齐,加上管理粗放,鹿茸质量差,最终导致养鹿效益下滑也在情理之中。
河北省特种动物养殖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刘艺指出,一些企业恶意炒种、倒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去年,由于炒种、倒种等原因,市场上出现了母鹿价高而公鹿不值钱的反常现象。也正是受炒种、倒种、东北往回调鹿的影响,前几年养鹿业一度出现虚假繁荣,但随着南方某省炒种、倒种坑农现象被揭发,鹿业低谷才真正凸显。养鹿业在我国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到了资源整合、优胜劣汰的时代。现在对于养殖场来说,考虑的应该是品种的质量和鹿产品的开发上,而不能只盯着数量的发展和鹿茸的销售。她同时呼吁,各企业应该加强行业自律,确保不向养殖户提供残次鹿、劣质鹿,维护本行业的信誉和名声。
被同行戏称为“鹿业杀手”的燕赵鹿业园林公司总经理蓝敬国分析,在我国,受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等原因制约,鹿产品深加工始终是个难啃的骨头,深加工上不去,所生产的鹿茸等产品只能因为数量的剧增而贬值。目前在市面上见到的鹿产品大多仍为鹿血酒、鹿茸片、整枝干鹿茸等初加工产品,这种产品的附加值少,市场竞争力差。加之对鹿产品的利用仍以药用为主,利用渠道单一,用量有限,造成鹿产品大量积压,无法转化为商品,更谈不上养殖效益。他现在的主要精力不是养鹿,而是“杀鹿”,石家庄的很多饭店都有他的产品,他还开了一家鹿产品专卖店,专门经营鹿产品,效益比养鹿还好。他呼吁,应该适应鹿肉消费的需求,开发肉鹿品种,改变现在只有淘汰鹿才宰杀的局面,提高市场是鹿肉的品质。
谈到养鹿业今后的出路,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经济动物研究室主任、中国特产学会鹿专业委员会主任魏海军指出,首先,不得不承认2005年是养鹿业的低谷,但更应该看到的是,这正是鹿业反省自身、重新振兴的大好机会。如今养殖户要静下心来,淘汰病鹿、老鹿、生产性能差的鹿,提高种群质量和鹿产品质量,缓解鹿只相对过剩的矛盾。其次,要提高鹿茸等产品的科技含量,向社会宣传鹿茸等产品的医疗、保健、养生价值,扩大鹿茸、鹿血、鹿肉的消费范围。另外,养鹿业发展到今天急需规范,特别在鹿产品生产标准上要进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有力打击假冒伪劣鹿产品的生产,保证优质鹿产品的生产,从而进一步推动养鹿业健康发展。
崔尚勤高级畜牧师指出,中国养鹿业的出路在于重组鹿群,减鹿增效,净化鹿市,遏制炒作。低谷与高潮是客观规律发展的必然结局,中国养鹿业发展必须淘汰一批,实行减量增效,去劣存优,发展优质鹿群,生产优质鹿产品。
提高品种质量、开拓消费市场是我国养鹿行业走出低谷的必然途径,加强行业合作、提高科技含量是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