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鸫:猪流感毁了中国养猪业?
众所周知,养猪业在我国的经济链条中地位十分重要。显然,倘若此次疫情因公众的误解对养猪业产生重大影响,这对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危害将是极其严重的,不仅会影响到养殖者的切身利益,影响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也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全面复苏。
作者:吴睿鸫
由北京市新发地市场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创下新低,白条猪(肥)批发均价为9.4元/公斤。市场上出现了一棵白菜价格等于一斤肉价的情况。从 2008年最高时的每公斤22元降到现在,肉价跌去了一半多。在这个肉菜同价的特殊时期,卖不卖猪是摆在养猪农户面前的一道难题(《京华时报》5月4日)。
“猪流感”是近期最为火爆的一个词汇。但随着世界卫生组织4月30日宣布,从当日起,该组织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指代当前疫情,而开始使用 “A(H1N1)型流感”一词。与此同时,经中国国务院批准,中国卫生部4月30日发布2009年第8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这意味着,“猪流感”这个流行词汇,将寿终正寝,完成其历史使命。尽管新名字(甲型H1N1流感)听起来似乎有些拗口,但是它更准确、更专业。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声明那样,虽然这种新型病毒是由猪流感病毒演变而来,但到目前为止这种病毒只是使人患病,还没有发现猪被感染的病例;尤其是,这一名称的细微变化,更有助于让背上“黑锅”的猪,重新恢复名誉,尽早使养猪业走出一片“黑暗”,迎来光明。
然而,笔者发现,尽管我国与世界各国几乎同步为猪流感“正名”,但对猪肉销售以及养猪产业的发展,却没有任何改观的迹象,相反,一个个坏消息,却接踵而来:在北京,据记者在农贸市场调查发现,“销售量确实下降了,至少在1/4到1/3之间”。而在我国养猪第一大省的四川,“今年4月第四周,全省生猪价格继续下滑,多项数据再创新低”。(4月30日《经济参考报》)进入5月份后,北京市场上出现了一棵白菜价格等于一斤肉价令人匪夷所思的情况。此外,据新华社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5月3日,全国猪肉价格也呈现微幅下降的态势。
众所周知,养猪业在我国的经济链条中地位十分重要。因为,我国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生产和消费两项指标均占世界 50%以上。显然,倘若此次疫情因公众的误解对养猪业产生重大影响,这对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危害将是极其严重的,不仅会影响到养殖者的切身利益,影响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也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全面复苏。
因此,笔者觉得,政府不应仅满足于为猪流感“正名”,“正名”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科学宣传力度,让消费者尽早走出吃猪肉会得流感的误区。譬如,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恩巴瑞克5月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郑重指出,甲型H1N1流感并不是一种通过食品传染的疾病,吃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正常烹制的猪肉不会染病,所以也不必害怕吃猪肉。国内也应召开类似专题新闻发布会,及时向公众宣传介绍科普常识;与此同时,国家应及时尽快出台公共政策,制定出养猪产业的政府财政补贴办法,来防止养猪业的大起大落;此外,政府职能部门领导不妨像处理香蕉和桔子等公共危机时那样,带头吃猪肉,来引导公众大胆消费猪肉,以帮助我国养猪业早日度过热浪滚滚的“火焰山”。(原题:政府不能仅满足于为猪流感“正名”) (本文来源:南方农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