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饲料养鱼误区多

  1.放养密度越大越好

  配合饲料养鱼必须按养殖模式操作,投放密度逐年加大,放养个体逐年减小。

  对策:养殖条件不同,放养密度各异。某一养殖场的适宜放养密度对另一养殖场不一定适用。放养量还受成活率的制约,而成活率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色苗的质量和规格,规格较小的鱼种对配合饲料的适应能力和消化吸收不如规格较大的鱼种,因此在放养时应尽量投放规格较大的鱼种,以提高其成活率。在确定放养模式时,草、青鱼种规格应适当大一点,放养密度增加1~2倍即可。其它鱼类放养密度也根据鱼池条件、市场需求适当密养,切忌过度密养和放养太小的鱼种,提倡稀养速成有利健康养殖。

  2.鱼池产量越高越好

  不管人力、物力、财力,产量越高越好。

  对策:鱼池产量受到鱼池条件等诸多因素限制,达到一个极限后,要想提高产量必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解决。保持鱼池最佳产量,提倡轮捕制度,可加速资金周转,又可促进小规格鱼迅速生长,保持池塘合理负载量,还有利于池塘安全,减少浮头发生,最终达到最佳效益。

  3.饲料蛋白越高越好

  鱼饲料蛋白质高于畜禽料,蛋白质越高质量越好。

  对策:鱼饲料蛋白质是高于畜禽料,这是根据鱼类生理需求所设计的,但并非蛋白质越高质量越好。鱼类对营养的要求不仅仅是蛋白质,还有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氨基酸的平衡等,过多的蛋白质会造成浪费,而且污染水质。看饲料质量好坏,关键是饲料系数的高低。

  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又符合卫生标准,质量就好。

  4.单喂配合饲料最好

  既然配合饲料养鱼好,就单一喂配合饲料算了,饲料地不必种了,青草不用割了,池塘天然饵料也不用培养了。

  对策:配合饲料的营养全且高,这是无可非议。但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并非十分合理,由于价格等因素的限制,与鱼类最佳需要量有一定差距。所以在使用配合饲料时最好与青草等天然饵料结合使用,这样不仅可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可互相补充各种饲料的不足,维生素、微量元素不足。

  5.水质越是清瘦越好

  配合饲料养鱼与常规养鱼要求水质清瘦一点,那么,水质越清氧气含量越高,养殖效果就愈好。

  对策:池塘水中氧90%来自藻类的光合作用,水质清淡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产生氧气少,经常出现缺氧或低氧状况,限制了鱼产量。光合作用还为花白鲢提供丰富的饵料,增加了花白鲢产量,所以池水应保持适当肥度。鱼池是否需要施肥,依据池水透明度来确定。池水透明度在25~40厘米时,可不施肥,小于25厘米时还应采取措施冲水或施放生石灰,降低水的浓度。一般投饲量达到每天每667平方米水面8公斤时,池塘可不施肥,因配合饲料经过消化吸收排出的粪便足使池水变肥。透明度超过40厘米时可施肥。在配合饲料养鱼水体中,提倡少施不施有机肥,少施勤施无机肥,重施磷肥轻施氮肥。这样既可保证水中有充足氧气,又可增加花白鲢产量,提高池塘效益。

  山东省沂水县技工学校孔令文

  来源:河北农民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本站留言/广告服务

办公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槐安路与翟营南大街交口金马国际A1座1803室)

邮编:050031 QQ:1178427225 电话:13373111846

传真:0311-68090489 电子信箱:hbteyang@163.com

Copyright©2002-2018 特色养殖产业网 www.hbtyxh.com 版权所有冀ICP备20002390号-2 技术支持:星象网络科技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