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狐大肾病发病原因与防控建议
蓝狐大肾病是近几年蓝狐养殖场常见疾病,幼狐在分窝前后开始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被毛杂乱、食欲不振、生长停滞,病死狐狸解剖最主要的特点是肾脏苍白肿大。该病的发生可导致蓝狐幼仔的成活率降低,是影响蓝狐养殖场生产成绩的重要威胁因素。
一、 发病原因
对于蓝狐大肾病的发病原因,从疾病出现至今,相关科研单位、企业以及一线的养殖场从未停止探索。目前,“感染因素致病”、“营养因素致病”是两个比较被认可的发病原因。
从2012年至今,多位研究人员从发病蓝狐体内检测到微孢子虫,认为该病原可以引起蓝狐大肾病。微孢子虫是一类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可感染多种动物。微孢子虫既可以在蓝狐群体中水平传播,也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感染子代。各种研究或临床报道指出,苯并咪唑类药物(如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对微孢子虫感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蓝狐幼仔严重的血虫感染也会表现出与大肾病类似的临床表现,但是血虫感染不会导致肾脏肿大。
从营养的角度,蓝狐幼仔在开始吃食时,如果养殖场饲料配方中动物性饲料比例太高,玉米等植物性饲料比例过低,会导致蓝狐幼仔无法获得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幼狐如果不能依靠碳水化合物获得足够的能量,就会通过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分解来获得能量,这会增加幼狐消化系统的负担。同时,脂肪和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丙酮酸等中间产物,容易引起酮症酸中毒。
二、防控建议
为了防止微孢子虫由母狐垂直传播给仔狐,可以用含有阿苯达唑的药物(如内外驱药物,主要成分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对母狐微孢子虫进行控制。母狐在留种后和配种前投喂两次内外驱药物,每次投喂5-7天。还要对母狐投喂3-5天多西环素,驱杀血虫。
幼狐在开食后第一时间进行驱虫,用内外驱药物控制微孢子虫,用多西环素驱杀血虫。同时要注意幼狐饲料配比,动物性饲料比例不宜过高。最好给开食的狐狸幼仔饲喂开口料,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五味健脾颗粒7-10天,促进幼狐胃肠道功能发育,提高其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
编辑:岳含笑